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肉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诊断方法:   1、骨肉瘤多发于15~25岁青少年,易发于四肢长管骨干骺端。膝关节上下部位最常见。   2、骨肉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初为间歇性隐痛,迅速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3、骨肉瘤患者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肿块生长迅速,压痛,可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可有病理性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4、全身毒性反应,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出现恶病质。   5、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块,碱性磷酸酶增高。   6、x线摄片的特征表现。   7、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方法:   1、骨转移癌:大多数骨转移癌的病人有原发癌病史。转移癌一股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肉瘤好发年龄在青少年不同。与骨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特征,最终确诊须病理学检查。   2、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好发与于扁骨或长骨干骺端,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内多有钙化阴影,周围有软组织肿块。镜下所见软骨细胞里分叶状,细胞分布均匀,胞核肥大,常可见双核细胞,偶见不规则形巨大的软骨细胞。二者的鉴别要点是软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3、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纤维母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30岁~50岁多发,骨内纤维肉瘤表现为疼痛逐渐加剧,X线表现为密度减低的穿透性破坏区,病理学检查其主要的细胞学特征是由大小、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核深染,几乎没有胞浆,细胞膜不明显或缺如。细胞被胶原纤维间隔,交织排例,呈“鲱鱼骨”状。二者的鉴别要点是纤维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病灶内无瘤骨,骨膜反应少见,病理学检查肿瘤内无骨样基质。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程长,无恶变征象,病损主要是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质硬化。X线片可见病变不破坏骨皮质,仅使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   5、骨化性肌炎:有时与骨肉瘤相似,当CT和MRI可清楚显示骨髓腔内及骨皮质无骨质破坏,而骨肉瘤多有骨质破坏。   6、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偶尔与溶骨性骨肉瘤X线相似,但临床表现是急性炎症反应的症状后体征,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较易与骨肉瘤鉴别。   7、尤文氏肉瘤:多见于5~15岁,最常发生于长骨骨干,典型表现为髓腔内斑点状溶骨性破坏及葱皮样骨膜反应,对放射治疗敏感可与骨肉瘤鉴别。   8、成骨细胞瘤:组织学上与骨瘤相似。好发部位为椎弓、半数病例累及脊柱,长骨病变可位于干骺端或骨干。X线的典型表现为局限性膨胀性病变、基质可有或无骨化,病灶大小不一,皮质膨胀变薄呈壳状。亦有时断裂,肿瘤向软组织伸出。骨膜反应稀少,也看不到骨肉瘤的“太阳光芒”骨针。肿瘤与正常骨之间有一窄的移行带,骨肉瘤时此移行带较宽,骨样骨瘤时周围的硬化反应带更为明显。 原文链接: /gzl/2014/0805/187668.html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