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演示文稿《曹刿论战》主题说明.docx

A3演示文稿《曹刿论战》主题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研修——《曹刿论战》教学主题说明 一、主要内容 《曹刿论战》记述的是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但文章主旨并非是记叙这场战争,而是论述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 第1段叙述了战前的准备,开篇即点出战争发生的时间、鲁国作战对象、战争性质以及鲁国决定应战。随后写到曹与乡人的对话,点出了他决意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要注意的是,“远谋”为全文的关键,也是理解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钥匙。接下来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面对前者“何以战”的问题,鲁庄公接连作出的两个回答都遭到了否定,曹刿认为这不过是“小惠”和“小信”。在他的启发下,鲁庄公最终意识到了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2段写了长勺之战的经过。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前者的“鄙”与后者的“远谋”形成鲜明对比。 在第3段中,曹刿论述了战争的取胜之道:一是强调蓄养士气的重要性,二是要看准整体把握战机,再做行动,谨慎判断,谨防埋伏。 二、面向对象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本文难度不算太高,在疏通文意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与句式,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尤其要注重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教学环境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中学,语文资源较匮乏、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不浓。并且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大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高,兴趣不够浓,精神不够饱满,劲头不够足,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文档评论(0)

月揽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