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游戏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阳节游戏教案 篇一:重阳节教案 重阳节 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刘彩霞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源及简单介绍。2、 让学生懂孝道,知孝行。 3、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重阳习俗。4、简单的给学生 了解一些有关重阳的诗歌。 教学重点:1 了解重阳节。 2 让孝渗入学生心中。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孝深入学生心中,并实施于他们的 生活。 2 如何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授课,而是教师与学生双方 的共同交流。 教具、课件、假制茱萸枝/包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 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等,那么你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 什么节日吗?(出示: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回答,教师 根据答案做出回应,引出重阳节)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 了解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吧。 二、教学内容 (一)重阳节的常识 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偶数 定为阴数,把奇数定为阳数,九为极阳,而九月九日,更是 两个极阳之数相遇,认为必有灾厄,古人为祈求长寿,用各 种习俗躲避灾祸,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节日。今天的重阳节, 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 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 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二)重阳节的传说: 恒景斩瘟魔——相传在东汉时期,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 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 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 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不畏 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 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 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练 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 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 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 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 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 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 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 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 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 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后来 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三)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 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 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 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 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2、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 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 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 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 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 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 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 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学 习课后元稹的《菊花》。 3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 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 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 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 《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 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 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 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 佩带 。 4、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 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文档评论(0)

欢乐峡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