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docx

《四季之美》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1 四季之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会写“黎、漆”等生字。 通过寻找景物、品味语言、读出韵味的方法,感受动态描写,体会春天黎明独特的韵味。迁移此法,感受夏夜之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制作书签。 教学重点: ? ? ?通过品味语言、读出韵味的方法,感受动态描写,体会春天黎明和夏天夜晚之美。 教学难点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制作书签。。 教学过程: 任务导入 孩子们,伴着轻松的音乐,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仔细观察,书签上都有什么呢?(生1师:诗一般的文字;生2,师:精美的插图) 孩子们,这个月,咱们学校的语文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有一项是“创意书签征集令”。(PPT,请一生读)你们想参加吗? 这创作书签啊,首先要有主题。最近老师拜读了一位日本女作家写的一篇散文——《四季之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孩子们,读得再轻柔些。 老师想,不如我们班就以这篇散文为依据,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书签。 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四季之美》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吧!(板贴:设计书签) 学习任务一 读课文,确定书签主题。 活动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最美不过读书时,同学们刚才读得真专注。考考你! (出示 红晕 着实迷人)你会读吗?(生1读) 师:多音字读的很准确。“晕” 还有一个音读作?怎么区别字音呢?PPT晕的两种解释。 (出示 凛冽 朦胧)(生1)凛前鼻音读的准,寒冷有关系,大凡两点水的字都跟寒冷有关系。朦后鼻音。 继续考考你们(出示词语 黎明 漆黑) “黎”“漆”这两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PPT)(看,这是黎的金文,左 边是“黍”,右边是“刀”,理解为“用镰刀割庄稼”,过去都是老百姓割庄稼,成语“黎民百姓”就是这么来的。 (黎明的黎,它的下半部分和漆黑的漆右下的部分一样)这共同的部分是什么字的变体?(水)但不可以写成水。 师范写 “黎”右上一个弯刀,这一丿像它的刀刃,最后”点、提、撇、点”要呼应;“漆”,本是河名,所以是三点水,左窄右宽,同样”点、提、撇、点”要呼应。 4)(生书写)(好多同学字写得美观工整,相信一会儿书签上的字也很美观。) 4. 齐读词语。 过渡:难读、难写的词都掌握了,相信读课文也难不倒大家。 活动2:再读课文,思考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请生分段读课文。(生1234)(师评:读的正确,声音大点更好了;你不仅读的流利,还很有味道呢!;纠正字音;再自信点就更完美了。) 四季之美美在哪里呢?(生1234)这四段你还有什么发现?(S1文章结构美很美 ; 引导发现 关注(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有什发现?生2作者不像我们可能是因为某一个事物而喜欢某一个季节,选取独特的时间段里的景物。师:精彩!为你的发现点赞。) 原来,在作者眼中,四季之美,美在不同的时刻?(板贴)(春天美在?...)这就是作者写作“独特的视角”。 你们看,这四句话句式相同,不就像一首小诗吗?谁来读?(生1;师:哦,你读出了诗的音韵美)。一起读! 孩子们,初读课文啊,你有没有获得一些制作书签的灵感呢? 引导交流:(生1 语言很美,很适合做书签;生2文章的画面很美,我们可配上一些插图;生3 我们可以用小诗的形式来呈现书签。) 过渡:主题有了,那书签上重点该写些什么内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1、2自然段,继续探寻书签制作的奥秘。 学习任务二:品课文,设计书签内容。 默读1、2自然段,圈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想象画面,并批注。 过渡:交流,让我们的感受更加丰富。 活动1:春天的黎明,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答) 哦,你的画面里有颜色: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什么样的颜色是“鱼肚色的天空呢”?生活中你见过吗?(生1,师,你是一个善于留心生活的孩子)(PPT)你们看,像这样白中带着青色,还有点粉色,就是“鱼肚色”,再来(PPT)“微微”“红紫红紫”,你有什么发现?(生1,叠词) 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谁来读?(师:我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彩云。真美!)。 让我们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去读。(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想到了萧红笔下的火烧云,也是绚丽多彩的。) 如果制作书签时,要给春天的黎明配一些图画?你的图画里可能有?(生123) 继续交流,你还对哪些词印象深刻?(孩子们,作者又是如何将天空中这些颜色的变化写出来的呢?)(生12,你关注了3动词,发现了作者写的奥秘。) (泛--染--飘。这3个简简单单的动词,却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从这些词中,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生123)(适时点评:你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美美的画面;你真会想象,发现了这慢慢变化的过程;这自由与灵动的景象太美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15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正高级教师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6日上传了正高级教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