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公西华冉有侍坐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 NUMPAGES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理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重点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3)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学习过程 一.预习部分 (一)了解孔子与《论语》?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孔子的思想主张:?  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脚。”     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伦理思想方面主张仁.曾子曾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含义.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阳货》)他把恢复周礼看作是自己的历史史命。? 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揖录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宋儒将它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在行文中称孔子学生的字,那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而孔子招呼他们时,就直呼其名,称呼中透出几分亲切。 《论语》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二)梳理基础知识 1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曾晳( )冉(    )有 千乘(   )之国 摄(     )乎  饥(    )馑(   )   哂(  )之 铿( )尔   三子者之撰(   ) 章甫(  ) 舞雩( ) 冠( )者 喟( )然 浴乎沂(     )莫(   )春   2 解释括号前的词 子曰:“以(    )吾一日长乎(  )尔,毋(    )吾以( )也。居(  )则( )曰:‘不吾知(  )也!'如或(      )知尔,则何以( )哉? 子路率( )尔( )而对(   )曰:“千乘(    )之国,摄(     )乎( )大国之间,加(   )之以(     )师旅,因(     )之以饥(   )馑(    );由也为(   )之,比( )及(     )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   )也。” 夫子哂(      )之. 对曰:“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    )其礼乐,以俟( )君子。”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     )之事,如会(   )同(   ),端(    )章甫(   ),愿为小相焉。" 鼓瑟希(      ),铿(   )尔,舍瑟而(   )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莫(  )春者,春服既( )成(   ),冠(   )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 )沂,风(     )乎舞雩,咏( )而( )归(   )。”   夫子喟(   )然叹曰:“吾与(     )点也!”为国以(   )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赤则(   )非邦(   )也与?宗庙会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