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教学设计二.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抛物线教学设计 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抛物线及标准方程 姓名 XXX 工作单位 XXXXXXXX 年级学科 高 二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 修 1-1)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初中阶段,抛物线为学生学习二次函 数yax bxc2 提供直观的图象感觉;在高中阶段,它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解法、求最大(小)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并不清楚这种曲线 的本质,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完备,尤其是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第 二定义之后,已具备了探讨这个问题的能力。 从本章来讲,这一节放在椭圆和双曲线之后,一方面是三种圆锥曲线 统一定义的需要,拋物线是离心率 e1的特例;另一方面也是解析几何“用 方程研究曲线”这一基本思想的再次强化。本节对拋物线定义的研究,与 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图象遥相呼应,体现了数学的和谐之美。教材的这种 安排,是为了分散难点,符合认知的渐进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拋物线的定义。 2.掌握拋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能解决简单的求拋物线标准方程问题。 3、熟练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通过四种不同形式标准方程的对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4.明确拋物线标准方程中p 的几何意义, 5.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发 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和谐美。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拋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通过学生自主建立直角坐标系和对 方程的讨论选择突出重点。 2. 教学难点: (1)抛物线定义的理解及其p 的几何意义; (2)利用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求具备某种条件的抛物线方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是县级二类学校,是一所以音美艺术生为主的学校,学生的数学基础 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太好,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可以辅助教学,这样,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具备的分析、 观察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二次函数图象、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及标 准方程,但对求轨迹方程掌握的很不好。因此,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精心设 计了预习作业,这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新课学习时,教师精心设 计了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引入抛物线课题——多媒体展示抛物线动画过程引入抛物线的定义— —师生共同完成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例题——练习——小结——布 置课外作业。但是在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等方面,发展不均衡,有待加强。 为了培养不仅能“学会”知识,而且能“会学”知识的人才以及根据我校 提出的“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设 计上,教师应学会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教材的重难点, 比如本节的“拋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和“拋物线概念的形成”,教师应学 会如何设计不同的活动环节,设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教师适时 的引导,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分析、探究、 反思,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获取知识 的能力,尝试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次函数是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y o x (二).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生:应该说,平面内到一个定点 和到一条定直线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

文档评论(0)

180****21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上班族,没事喜欢上网、看书、听音乐。

认证主体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