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教案设计(偶像的力量)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教案设计(偶像的力量)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教案设计2 课题 《偶像的力量》 课 时 1 备课人 刘兴梅 学情分析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历程。将他人当作崇拜的对象,期望自己也能羽化成为对方,或将对方视为学习的目标,以享有对方的尊荣,藉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慰藉,同时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因而,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习得社会生活所需的态度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历程。 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正面积极的功能,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青少年处在心理学称之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这也是人生中最起伏跌宕、躁动不安的一个转折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适应上的困难和情绪的不稳定,此时若能有良好的楷模作为认同或效法的对象,有助于成长与发展。但是,如果过度或盲目崇拜偶像,除了使青少年过于理想化,逃避现实或一味追逐潮流而失去自我的成长,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认知失调,使得理想与实际无法相互结合一起,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过度幻想的现象。 因此,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给予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偶像,从偶像身上习得优良品德和进取精神,从而避免过度崇拜、盲目崇拜偶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偶像崇拜既有正面积极的功能,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崇拜偶像要适度和理性;能够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并向他们看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过程学会理智追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可偶像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避免盲目追星,学会欣赏身边的人,并向优秀的人看齐,让榜样的力量把自己变得更优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懂得偶像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能够理性地看待偶像,从偶像身上发现自己。 2、难点:从表面上升到内涵,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纸笔、彩笔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自主思考、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PPT展示明星的图片 师:这些明星当中有没有你的偶像呢? 生:王俊凯、刘德华...... 师:那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偶像呢? 偶像:被追捧的艺术家、作家、娱乐圈艺人等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偶像是被追求、被崇拜、仰慕的对象。 师:既然现在明确了偶像的定义,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偶像的力量。 二、主题活动 (一)说说你的偶像 1、偶像猜猜看 请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偶像,并从偶像的品质、才能、外形、贡献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评价。然后再根据你的描述请小组内的同学来猜一猜这个人是谁? 小组讨论: 是什么原因让你崇拜偶像? 偶像让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们有哪些特质是值得你仿效和学习的? 3、教师小结 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寻找“理想自我”的替代人。青春期是一个开始自我认同的时期,青少年要解决“我是什么人”和“我将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角色,开始对丰富、快乐的生活充满憧憬。青少年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是非常清楚。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 (2)从众心理。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龄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3)紧张生活的“调味品”。追星,使竞争的压力减缓,可以暂时卸去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其说他们在追星,不如说他们是在寻找青春压力的宣泄。 同时,崇拜偶像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也就是我们说的偶像的力量,体现在心理暗示作用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判断力。 如此追星? 案例分析 1994年,16岁的杨丽娟开始迷恋上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正值花季的少女往往都有一个梦中白马王子,有一个喜欢的明星并不奇怪。 杨丽娟只是华仔庞大粉丝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之后,她热烈的情感开始让她的生活出现了拐弯,她辍学了每个追星的人都想有机会接触偶像真人,大家去演唱会,粉丝见面会就是为了看偶像一面。 杨丽娟也不例外。但是2000年初,从兰州去香港看演唱会,并不是一笔小开销。 为了实现女儿的愿望,杨丽娟的父亲卖房举债,甚至想到了卖肾筹钱。 故事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并没有,杨丽娟提出了要与刘德华单独相处一个半小时的愿望。 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愿望了。一旦答应,这个口子打开,就会有无数粉丝模仿,以各种理由逼刘德华见自己。华仔一年可能需要见几十万的粉丝。所以刘德华拒绝了。在他拒绝以后,杨父留下了长达15页的遗书,跳海自杀。 这15页的遗书,字字都在苛责刘德华。 2、问题引导 (1)面对这样的悲剧,你有什么看法? (2)青少年时期的偶像崇拜具有哪些特点? (3)我们应该怎样理智追星? 3、教师小结 师: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青少年随着对偶像的进一步了解,他们会主动与偶像进行对比,发掘自身潜质,寻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