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商山早行》.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意,并能描绘画面; 2.品味诗歌所展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的体现; 3.掌握并使用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意象叠加,乐景衬哀情,动静结合等。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歌所展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的体现; 2.掌握并使用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意象叠加,乐景衬哀情,动静结合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与多媒体教具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着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他就是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商山早行》。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大家结合课下注解,初读诗歌。(巡视) 2.放声朗读。 3.中国诗歌讲究的是“声情并茂”,这个声就是“声韵和谐,抑扬顿挫”。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三、再读诗歌,问题探究 思考一:题目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提醒:4处) 答:(1)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 (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2)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雄鸡报晓,残月未落) 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思考二:首联“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答:(1)因思乡念亲而悲,但“悲”字分量很重,意蕴深沉,它所表现的情感远远超越了“思”,更为深沉,更为厚重,更为浓烈。 (2)悲旅途不便,山险路陡,人情浇薄。 (3)悲生不逢时,仕途失意,前途未卜。 (4)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点明诗歌主旨。(诗眼) 思考三: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 手法:“列锦” 、“意象叠加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巧妙地排列组合, 构成生动可感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邵雍《山村咏怀》 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做定语的都是名词,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如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很可以使人联想起雄鸡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写的是早行,鸡声和月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也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的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的上是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早行的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总结: 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思考四: 1、这首诗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异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梯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凄清、冷寂;温馨、美好。 3、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虚实结合 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异乡,虚写故乡,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三读诗歌,归纳主题 商山早行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五、板书设计 直接表现: 晨起动征铎鸡声茅店月 直接表现: 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 间接表现: 人迹板桥霜 枳花明驿墙 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早行 异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文档评论(0)

奥鹏一站式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奥鹏各院校平时作业、离线作业、考核作业、毕业报告、小论文大论文写作指导等各类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