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 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这首婉转悠扬的歌曲,歌名叫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草原之夜》! 确实。这首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歌曲,不独旋律优美,歌词也充满诗情 画意:唱出了草原夜色的美好,唱出了青年男女爱情的甜蜜,也唱出了人们对 未来生活的憧憬…… 60多年来,这首歌,曾拨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 歌声最早响起的地方,到底是怎样一个所在?今天这里的夜色,是否依然 沉静?热恋中的年轻人,是否仍在遗憾没有邮递员能够传情?带着一个个盘绕 心头的问号,暮春时节,记者来到了《草原之夜》诞生地——新疆可克达拉。 可克达拉,融合了哈萨克语和蒙古语,意为“绿色的原野”。这是一片神奇 的土地:从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屯田积谷,到唐统一西域后大兴屯田……两千多 年来,这里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交流之所,演绎着一幕幕各族兄弟建设 边疆、保卫边疆的感人故事。 93岁的“老军垦”闫欣秋兴奋地向记者讲述了《草原之夜》的诞生过程—— 1959年,向新中国成立十年献礼的纪录片《绿色的原野》在可克达拉开 拍。当时,万人垦荒会战正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一天黄昏,导演张加毅和 作曲家田歌骑马在草原上徜徉,忽听一阵悠扬的都塔尔弹唱飘入耳中。策马循 声而去,看到一抹晚霞斜倚天边,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熊熊的篝火烧烤猎物,其 中一个小伙边弹边唱。 “你们唱的是什么? ” “唱心里的话,唱劳动、唱爱情,唱可克达拉幸福的明天! ”小伙子朗笑着 回答。 深受感染的两位艺术家立即记下曲调,填词、改写,当晚,一曲款款深情 的歌曲就从可克达拉流淌而出,随着电影风行全国…… 60多年后的今天,站在可克达拉的原野上,记者深深感受到了新时代吹来 的浩浩“春风”:碧水蓝天中的可克达拉,宛如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夜晚,站在第1页共3页 伊犁河边的望河亭远眺,蜿蜒河水中倒映着璀璨灯火,可克达拉新城矗立水 边,溢彩流光。 至于“鸿雁不至、锦书难托”之愁绪,早已烟消云散——今天,不但邮路畅 通无阻,各路快递随时上门,宽带网络更是全面铺设,“嘀嗒”一声,心声絮语 即刻就到了“远方的姑娘”身边。 “垦荒年代,这里荒草丛生、鼠洞遍布。大家白天抡,坎土曼,,夜里挤,地窝 子"冬天太冷,带的馍馍发糕都冻成冰疙瘩。”闫欣秋感慨万千。“歌里为啥说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哩?那会儿离邮局有几十公里,寄封信得赶好几个小 时路,迎风冒雪是常事。” 千辛万苦,豪情不减。闫欣秋拿出一张珍藏的黑白老照片,凝固的时光 里,年轻的他拉着手风琴,战士们围坐歌唱。 歌声背后,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场景:每天一大早,兵团战士们就 手擎“八一’‘军旗,浩浩荡荡地开进草原; 歌声背后,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可克达拉 地处西部边陲,13个团场紧临边境线,一代又一代兵团儿女成为永不挪位的 “界碑”…… 踏着歌声,可克达拉将贫瘠荒凉永远封印在历史深处:如今的可克达拉是 兵团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天 然香料——薰衣草生产基地;大田玉米单产屡次刷新全国纪录…… 产业开展了,生活自然也舒展了。“这里,生活很方便,日子一点也不比大 城市差。”第四师七十一团九连职工努斗别克夫妇通过开展现代养殖,成了致富 “领头雁”。他的话里,透着自豪。 他有资格自豪。走进努斗别克家的小院,但见房舍干净整洁,葡萄架下的 花盆里鲜花怒放,果树蔬菜长势正旺。而屋里的家电,样样不缺。从地窝子到 土坯房再到如今的富民安居房,努斗别克感慨:“如今的条件,攒劲得很! ” 来到团场职工的休憩地朱雀湖,湖上拱桥、荷塘、亭台交相辉映,岸边垂 柳、牌楼、雕塑独具匠心。城依水、水抱绿、绿环城,为这座公园城市平添了 几多钟灵毓秀。 “过去出门见荒坡,现在迎面是公园。健步绿道走起来,广场舞跳起来,太 极拳打起来,娃娃开心跑起来...??.”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党校退休教师阿第2页共3页 尔根?买买祖玛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家乡的变化,改变着新一代青年的人生轨迹。陈伟,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 职工子弟,大学毕业后告别繁华大都市,回到可克达拉做了一名“种花人”。 “这里有蓬勃的生活,有干事创业的平台。在这儿开展大棚花卉产业,前景 广阔着呢! ”站在自家的大棚里,一手叉腰指点着眼前姓紫嫣红的花卉,陈伟骄 傲得像个将军,“生活好了,大家更爱美,更希望处处鲜花盛开。” 从屯垦戍边到维稳戍边,从经营农业到经营城市,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已建成11座城市、170多个小城镇。这里面,有着一个个的“可克达拉”! 2021年9月26日,位于伊犁河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六十八团9万余亩水稻田迎来丰收,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水稻。新 华社记者高啥摄

文档评论(0)

198****4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06125063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