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1) 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该地形有什么特点? 2) 当时先民选择这样的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聚落有什么差别? * *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 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2. 分析其原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中国地势与交通密度 读下图(P91图4-8、4-9)探究: 1、交通线路密度第三级阶梯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级阶梯最小,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2、我国第三级阶梯为平原与丘陵交错分布区,也是我国各大平原所在地,此地工业、农业、聚落和人口集中,因而这里各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也最大;第二级阶梯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为我国高原、盆地、山脉相互交错分布区,自然条件较差,工农业不发展,聚落较少;第一级阶梯由广阔的青藏高原所组成,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是谷岭并列的高寒地区,生存条件恶劣,有广阔的无人区。 思考: 四川省大致可分为哪两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点? 西部山地高原 东部四川盆地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形态特点?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路形态特点? 小结: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平原交通线路 布局: 形态: 受地形限制很少 网状分布 山区交通线路 布局: 形态: 沿山谷、 河谷延伸 “之”字型 山岳地区 平原 分布 形态 密度 走向 地表形态 平直 弯曲 网状分布 公路呈“之”字形分布 线路尽量沿山间盆地、河谷或等高线修筑 避开沼泽;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大 小 交通线建设时尽可能利用地形,避开不利的地形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地表形态 形态、密度 难度、工程量、造价 线路的技术要求 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分析讨论: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2)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以南北走向为主? (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兰州沿黄河谷地分布。 (2)东西走向为主 图4-14 铁路选线 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谷修建,但中间也需要穿越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相比而言C方案相对合理。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图4-14中,有A、B、C三 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 是——方案,为什么? 横贯于崇山峻岭中的京九铁路 长桥卧波, 龙归大海!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 思考: 1、青藏铁路建设要克服的困难有那些? 2、国家投资修建青藏铁路,其目的是什么? 青藏铁路示意图 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缩小差距, 增强民族团结 巩固保卫西南边疆 …… 科学技术 地质灾害、冻土、高寒 生态环境脆弱 交通线路的分布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农业、人口、资源、城市) 生态环境 科技 基础条件 决定条件 保证条件 基础条件

文档评论(0)

189****58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