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腧穴总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概念 二、腧穴的含义 三、腧穴的其他名称 后世医家称作:“孔穴”、“穴位”、 “穴道”、“砭灸处”、“脉气所发”。 一、腧穴的发展 二、腧穴的分类 三、腧穴的命名 一、腧穴的发展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脉)系统的腧穴,是人体穴位的主体。 ⑵奇 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⑶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作:“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三、腧穴的命名 1.依据腧穴所在的部位而命名 2.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命名 3.假借天体、地貌而命名 4.参照动植物名称而命名 5.借助建筑物而命名 6.以中医学理论而命名 1.依据腧穴所在的部位而命名 腕骨、乳根、颧髎…… 3.假借天体、地貌而命名 日、月、星、辰、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 日月、上星、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 5.借助建筑物而命名 库房、屋翳、天井、印堂…… (一)近治作用 指一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二)远治作用 指十四经所属腧穴,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器、组织及经脉病症。 (三)特殊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二)分部主治规律: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 头面、颈项部的腧穴,治疗头面五官、颈项部病症为主。 躯干部的腧穴,治疗相应的脏腑、组织和器官病症为主。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同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手太阳经 咽喉病、热病 目病、耳病 侧头、胁肋病 手少阳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阳明经 三经相同 二经相同 本经主治特点 经名 手三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太阳经 神志病、 眼病、热病 侧头、耳病、胁肋病 足少阳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足阳明经 三经相同主治 本经主治特点 经名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肾病、肺、咽喉病 足少阴经 前阴病、妇科病 肝病 足厥阴经 脾、胃病 足太阴经 三经相同主治 本经主治特点 经名 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后头区及项区的腧穴,又可治疗神志病 胃痛 脚癣 胆道蛔虫 数量极少 * 第二章 腧穴总论 李宝岩 2009.03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既是疾病的反应点, 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施术部位。 生理状态下 是经气聚会之处所 为“脉气所发” 在治疗时 是针灸的施术点 为“主治所及” 在病理状态下 是疾病的反应点 为“邪气所聚” 腧 穴 腧,本写作“输”,简写为“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即经气转输之意。 穴,即孔、隙之意,是经气所居之处。 《内经》称作:“节”、“会”、 “气穴”、“气府”、“骨空”。 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通称“腧穴”。 四、“腧”、“输”、“俞”的区别。 腧 穴 五输穴: 井、荥、输、经、合 背俞穴(膀胱经): 六脏六腑各有一俞穴 ①十四经穴 ②奇穴 ③阿是穴 腧穴 脏腑 经络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形态学结构研究 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定位、定名阶段 无定名、无定位阶段, “以痛为腧”局部施治 深入阶段 最初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内经》160个穴位 《针灸甲乙经》349个穴位 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 《针灸逢源》361个腧穴,沿用至今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个腧穴 《十四经发挥》354个腧穴 将全身经穴按顺序排列 《针灸大成》359个腧穴 列举辨证选穴范例,充实辨证施治内容 ※ ①十四经穴 ②奇穴 “腧穴” ③阿是穴 (子宫穴、胆囊穴、金津、玉液、八邪、胰俞……) × × √ 归经 治局部病变 × × 阿是穴 ①主要对某病有特殊疗效 ②局部作用 √ √ 奇穴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

文档评论(0)

banquan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