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运动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脑性瘫痪的运动疗法,医学培训讲义

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的手法 抑制手法:患儿取仰卧位,训练师面对患儿跪坐在患儿足下方,首先屈曲呈紧张性颈反射姿势,患儿后头侧下肢,然后再屈曲前头侧下肢,使两下肢均呈屈曲姿势后,固定于训练师的胸前,训练师再用双手握住患儿双手,将上肢内收,内旋固定于患儿胸部前方。 治疗师立在患儿后方,用双手扶握患儿骨盆两侧和腹部,用双上肢固定患儿肩胛带,并向前推压,抑制肩胛带后伸及颈部的过伸展,治疗师用胸部固定患儿的头后部,使患儿稍向后倾斜。 继上图姿势,患儿身体向后倾斜,治疗师坐在长凳上,仍保持患儿头部前倾,抑制胸椎和腰椎过伸展,调整躯干的对称性姿势。 对躯干向一侧侧弯患儿,治疗师用一只手将短缩侧的上肢保持在内收位,用另一只手在患儿的骨盆处向下压迫,然后在固定患儿双上肢,让患儿躯干向两侧旋转,破坏全身性伸展模式。 继上图姿势,继续做两侧的旋转以改善躯干的活动度。 继上图姿势,治疗师固定患儿骨盆的,调整躯干的对称性,防止躯干痉挛出现,将双上肢上举。 继上图姿势,治疗师在后面固定骨盆的对称性姿势,然后从患儿身后站立协助患儿躯干前屈,让患儿双肢上支撑在凳子上。 继图8的姿势,治疗师将双手的固定点由外肩部,移到双肘部,以防因肘关节支撑能力差突发的肘关节屈曲。见图9。 治疗师转移到患儿侧方,用一侧上肢辅助肘关节支撑体重,同时,将患儿体位固定在髋、膝、踝关节屈曲90o的姿势。见图10。 治疗师在侧方,将患儿的髋关节保持在屈曲、外展位。患儿的体位如保持骨盆垂直,躯干伸展,尽可能保持双上肢在身后支撑体重的姿势。见图11。 疗师转移到患儿背后,双手扶住双肩,调整躯干的对称性,患儿双手支撑和坐骨支撑进行前后的运动,当身体前倾时,髋关节保持屈曲、外展的同时,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见图12。 继图12姿势,治疗师让患儿用一侧上肢继续保持支撑体重姿势,治疗师用另一只手扶持患儿另一侧上肢,前臂外展上抬,进行躯干的前后摆动,诱发体干旋转,这时患儿就可以将重心移动到另一侧的坐骨结节上,让患儿体验运动感觉及控制上肢的各种运动。见图13。 二.体干及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痉挛明显的四肢瘫和双重性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坐在患儿对面,用双腿将患儿双下肢固定在外展位,用双手将患儿腰部抱住向上方抬起,尽可能让患儿的脊柱和髋关节伸展。见图1。 继1图,治疗师双手移向患儿的腰下部,诱导患儿躯干小范围内回旋,开始以被动旋转为主,随着体干部分可动性提高,进行自发性运动的控制训练,这项运动可扩大胸廓的活动度,促进呼吸功能的改善。见图2。 1.患儿仰卧在滚筒上,治疗师利用滚筒的一侧旋转,诱发一侧体干的伸展,同时可促进髋关节及上肢出现外展姿势。如患儿躺在滚筒上,将身体向左侧移动,治疗师应牢牢的保持住患儿的双下肢及骨盆,此时,由于患儿体重,患儿重心所在的左侧体干会出现伸展,而由于双上肢的重量,患儿胸大肌及上肢屈肌也就伸展,同时使因肌张力高而短缩的肌群自由的放松。见图3。 继图3慢慢将滚筒转动,使患儿身体重心移至右侧,运动过程中,患儿右侧出现躯干的伸展和髋关节及上肢外展性反应。见图4。 继图1~4姿势训练后,全身性的屈曲性模式被破坏了,患儿躯干腹部肌痉挛有所缓解后,可进行俯卧在滚筒上的运动训练。患儿俯卧在滚筒上,治疗师抓握住患儿的两脚,让患儿在滚筒上前后移动,促进脊柱和髋关节伸展,治疗师要通过握患儿的双脚来抑制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并通过在滚筒上的滚动刺激促进患儿全身抗重力伸展运动。见图5。 以上运动的训练,患儿双上肢会逐渐从床上抬起,进行合手动作,躯干的抗重力伸展得到了提高。由于自发运动的出现,会引起全身肌张力增高的代偿性运动,治疗师要通过扶持患儿双脚保持双下肢外展、外旋。见图6。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康复治疗 手足徐动型特征: 头转向一侧 双上肢不对称 肩胛骨后撤 躯干不对称 体干过伸展 膝反张 手足徐动型异常姿势 (六)跨步反应 患者立位,握住患者双侧上臂。 向左、右、前、后推患者 阴性反应:头、胸不出现调整,不能跨步维持平衡。 阳性反应:头、胸调整,向侧方、前、后跨步 以维持平衡。 出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 (七)足背屈反应 患者立位,扶持患者双侧腋部。 将患者向后倾斜 阴性反应:头、胸不出现调整,足无背屈。 阳性反应:头、胸调整,足背屈。 出生18个月后出现阳性反应,并持续终生。 (八)跷跷板平衡反应 患者立位,双手分别握住患者同侧的手和足,并使其髋、膝屈曲。 将握着的患者手向前外侧牵拉 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调整,不能维持站立平衡。 阳性反应:头、胸调整,屈曲的膝完全伸直并外展,以维持平衡。 出生15个月后出现阳性反应,并持续终生。 三、Bobat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