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分类与临床诊疗.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安眠药 2.三Z类非苯二氮卓类药: ① 唑吡坦(思诺思):可不抑制深睡和REM睡眠,不产生耐药性和戒断反应。5-10 mg睡前服。半衰期:1.5-4.5小时。头痛、思睡、头晕、无力、健忘、噩梦、皮疹、胃肠道不适。 ② 佐匹克隆(zo1piclone):7.5-15 mg睡前服用,半衰期3.5-6小时。口苦、思睡、困倦、头晕、头痛、易怒、健忘、胃肠道不适、反跳性失眠、戒断症状。 ③ 扎来普隆: 5-10 mg睡前服。半衰期:1小时。健忘、焦虑、头晕、幻觉、思睡、运动失调、皮疹、光敏反应、外周水肿、胃肠道不适。 。 常用安眠药 3.其它有安眠药作用的药物: ① 短效药物:速可巴比妥 ② 中效药物: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导眠能、水化氯醛、眠尔通。 ③ 长效药物:苯巴比妥。 常用安眠药 4.替代药物: 抗抑郁剂:小剂量对心理生理性失眠也有显著疗效。 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 内源性促眠物质:如松果体素(“脑白金”、“睡宝”)由视上核调控其分泌,入夜后分泌增加,与醒眠节律有关,失眠患者有分泌紊乱。大量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疗效提示,作用不同于安眠药,可作为中老年失眠患者的辅助药物。 中药:安神、补虚 失眠的其它疗法 物理疗法中,国外较通用的有光照疗法、低能量发射疗法等。 祖国医学疗法中,有中药、体针、耳针、推拿、按摩、穴位电疗或磁疗等。此外,改善一般健康,白日增强光照、文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保持愉快向上情绪,无疑对改善睡眠有良好作用。 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是指睡眠中口和鼻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 低通气(hypopnea):表现为气流减少,降低通常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并且血氧饱和度至少减少3%。通常伴有响亮的鼾声和胸腹部的矛盾运动。 非肥胖、无颌面畸形的健康志愿者,男性6.7次/每晚,女性是 2.1次/每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分为三种类型:中枢性SAS、梗阻性SAS、混合性SAS 中枢性SAS:气流和呼吸运动均停止10秒钟以上,二者均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呼吸不规律后会出现觉醒,氧饱和度下降并不是主要特征。 梗阻性SAS:胸腹部呼吸动度持续存在,但气流消失。 混合性SAS:同时存在有中枢性和梗阻性因素,其特点是在呼吸事件早期气流和呼吸动度均消失,随后呼吸动度首先恢复,最终气流也重新出现。以中枢性成分开始,以阻塞性成分结束。 梗阻性通气不足表现为气流减少(通常超过50%),并且血氧饱和度至少减少2%。通常伴有响亮的鼾声和胸腹部的矛盾运动。 睡眠中呼吸异常的类型和次数:可以估计它们的最大和最小时程、观察呼吸异常对睡眠和氧饱和度的影响。 根据AHI可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AHI在5-20者为轻度,20-50者为中度,高于50者为重度。 单纯打鼾不伴有呼吸暂停或低通气者不能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index of apnea/hypopnea, AH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SAHS)每夜睡眠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AHI大于/等于5,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 。 发病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为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 病死率:病死率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相关。 47个脑卒中病人 72%的患者AHI10 53%患者AHI20 30%患者AHI 40。 Parra在研究睡眠呼吸障碍对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时得到4个独立预测死亡率的因素: 年龄、AHI指数、大脑中动脉病变和并存冠心病。 其中AHI每增加一个单位,死亡率增加5% 。 睡眠增多性疾病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的病因未明,可见过度的白天睡眠,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人睡前幻觉。患病率0.03%~0.16%幼儿期到老年期(3~72岁)均可发病,15~25岁为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 1. 白天睡眠过度 反复发作的多次打盹、小睡。病人突然出现无法预计和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常出现于不适宜的场合,尤其是环境剌激减少时,如阅读、看电视、骑自行车、驾驶车辆或听课、会议或考试,甚至见于相互间的商务谈判、吃饭、行走、或主动性交谈时。病人因此失去工作。 睡眠发作偶可被强剌激所阻止,病人如积极努力,也可忍受倦意,尝试集中注意力,以保持觉醒。最终不能对抗复发性睡眠发作。 发作初期可见复视和视物模糊。在过度睡眠周期中,只要一段短时间的小睡(10~30min)就可以使精神振作。 2. 猝倒发作 65%~70%病人可见猝倒发作。常见强烈情感剌激下诱发的躯体肌张力突然丧失,病人意识清楚,无记忆障碍,呼吸完好,恢复完全。 某些诱因,如大哭、大笑、得意洋洋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