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1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1)(2).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IM血象:I型异淋细胞 IM血象:异淋II型淋巴细胞 IM血象:Downey III型异型淋巴细胞 骨髓象bone marrow :通常无特征性改变。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淋巴细胞可以增加,出现一定量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不如血象明显。 粒系、红系、巨核系无明显变化 IM骨髓象 IM骨髓象 实验室检查 (二)血清学: 1、EB病毒抗体测定 病毒衣壳抗原 VCA-IgM阳性或效价≥1:10,诊断依据 VCA-IgG效价≥1:160 终身 早期抗原(EA)-IgG效价≥1:20 急性期改变 抗核抗原抗体 (EBNA)既往感染标志(恢复期) 膜抗原(MA) 中和 抗体 淋巴细胞膜抗原 (LYDMA)既往感染标志 1)特异性抗体检查及意义 VCA - IgM抗体:感染早期出现, 可持续数周到3个月 VCA – IgG:病程进入恢复期后滴度下降, 以低水平维持终身 VCA – IgA:急性期出现, 阳性率低于IgM EA抗体:EA是病毒增殖的标志, 在原发感染恢复期和潜伏感染 再活化期出现, 其出现略迟于VCA - IgM, 持续数月至1年 EBNA - 1 – IgG:病毒基因组处于潜伏状态, 此时细胞只合 成EBV 核抗原 EBV感染四种组合抗体检查:VCA - IgM、VCA - IgG、EA -IgG、 EBNA - 1 - IgG 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思路 小结 EBV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感染的病毒,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通常是通过唾液接吻传播。 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有抗EBV的抗体,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并且对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 发烧疲劳、咽喉痛、淋巴结肿大伴有肝脾肿大、皮疹是单 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症状。 异型淋巴细胞≥10%或总数≥1.0×109/L 嗜异性凝集试 验(+),抗VCA-IgM抗体初期(+),EBV-DNA(+) 。 在活动期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恢复期,人们应该避免接触运 动,因为脾脏可能会破裂。 → * 多在病程第4-10天出现,3-7天消退,不脱屑,无色素 病例1 患者,男,18岁,因“身目黄染,小便黄3日”来诊。 病史:患者自诉一周前受寒感冒后出现发热,无畏寒,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遂于当地门诊输液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3日前出现身目黄染,小便黄,时伴右肋部不适,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昨日体温已恢复正常,未再发烧。纳差,眠可,大便质稀,不成形,1-2次/日,小便调。 查体: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肋下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检验结果: 2013-9-27日: 血常规:WBC:13.03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21.4%,淋巴细胞比率64.9% 肝功:ALT:441U/LAST:226U/L白蛋白:38.1g/LA/G:1.0ALP:246U/LGGT:681U/LTBIL:70.4umol/LDBIL:47.2umol/LIBIL:33.2umol/L。 感染系列(-)。 腹部B超:1.脾肿大2.肝脏体积略增大 2013-9-29日EB病毒,风疹病毒,包细胞病毒结果示:EB病毒:5.54x10~6/L、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由上述症状及检查结果可确诊为何种疾病? 病历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 IM在儿童时期较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尽管IM大多呈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累计多个器官和系统,出现多脏器、系统的功能损害,其中以肝脏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衰竭或进展为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症状,因此易被某一症状所迷惑早期不易识别。 IM的诊断标准: 典型IM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大和肝脾肿大;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10%; 血嗜异凝集实验阳性; EB病毒抗体壳抗原抗体(EBV-CVA-IgM)阳性。 符合第4条再具备其它3条中的任何1条即可诊断。 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查体发现巩膜黄染,呕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泪下可触 患儿以“咽部疼痛5天,发热3天”入院。 现病史: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疼痛,伴睡眠打鼾,无发热、咳嗽等不适,3天前出现发热,热峰38.0℃,于当地诊所就诊,给予“小儿柴胡颗粒”冲服,体温可降至正常,3天来体温反复,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 查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p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