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第五章 仁爱篇.pptx

《弟子规新解》第五章 仁爱篇.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文及翻译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解读: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解读: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解读: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泛爱众】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 解读: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 解读: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 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 解读: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要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 【泛爱众】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 解读: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解读: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 解读: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 【泛爱众】 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 解读: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 解读:凡是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给予他人财物应该慷慨多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 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解读: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该立刻停止。 【泛爱众】 恩 欲 报, 怨 欲 忘; 抱 怨 短, 报 恩 长。 解读: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着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 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 解读: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解读:权势可以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泛爱众】 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 解读:同样都是人,类别却不一定整齐,就一般说,跟着潮流走的一般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 解读: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谄媚求好。 【亲仁】 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 解读: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 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 解读: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亲仁】 典故延伸 《泛爱众》部分典故 晏婴使楚 齐王派长相普通的晏婴出师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婴个矮,就在城墙下开了一个小门让他进。晏婴不卑不亢地说:“这是狗洞,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我就从这里进去。”楚国人一听,忙打开城门让晏婴进去了。见到晏婴,楚王故意问:“齐国没人了吗?怎么派你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个规矩:上等国派上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楚王听后,对晏婴肃然起敬。 《泛爱众》部分典故 孙叔敖杀蛇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家,他小时候,一天在村外玩耍时,突然发现了一条两头蛇。孙叔敖大吃一惊,因为他听说两头蛇是不祥之物,谁见到它就会死去。孙叔敖刚想躲开,转念一想:自己看见它就够倒霉了,要是留着它,别人见了也会倒霉的。于是他就把两头蛇砸死深埋了。孙叔敖回到家里后,哭着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孙叔敖的话,笑了:“孩子,你死不了,因为在危险时还想着别人的人是不会轻易死掉的。 《泛爱众》部分典故 祁黄羊举贤 春秋时,晋平公向大夫祁黄羊请教:“你看谁能胜任南阳县令的职位?”“解狐。”平公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你问的是谁

文档评论(0)

认证主体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