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第5章种内与种间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Lotka-Volterra模型 将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并假设物种1、2的竞争系数分别为α和β(即各自在对方存在时的效应)并保持稳定(即各自的大小不因竞争过程改变),则有 dN1 /dt = r1N1 (1-N1/K1 – αN2/K1) dN2 /dt = r2N2 (1-N2/K2 – βN1/K2) 理论上,两个物种的竞争结果应由其竞争系数α和β 与K1、K2比值的关系决定,即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β/K2>1/K1,或α/K1>1/K2,不稳定的平衡点,两种物种都可能获胜;(两者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 α/K1<1/K2,和β/K2>1/K1,物种1获胜; α/K1>1/K2,和β/K2<1/K1,物种2获胜; β/K2<1/K1,或α/K1<1/K2,稳定的平衡点,两种共存(两者种内竞争均大于种间竞争) (3)生态位理论 基本概念 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G.E.Hutchinson的发展 n维生态位:多维生态空间中的适合性,见图4-4。 基础生态位:理论上的最大生态空间 实际生态位:实际占有的生态空间 图4-4 多维生态空间 a. 一维生态位:一个物种只受一个环境因子的影响; b. 二维生态位:一个物种受到两个环境因子的影响; c. 三维生态位:一个物种受到三个环境因子的影响。 d. n维生态位:一个物种受到n个环境因子的影响。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种终究要灭亡;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一个相互起作用的、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生态群落,要比单一种群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长期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捕食作用 捕食者与猎物 草食作用 植物的防卫反应 植物与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 a. 捕食者(predator)与猎物(prey)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 对抗性关系:吃与被吃 捕食的生态意义: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捕食者可以作为自然选择的力量对猎物的质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影响因素 多食性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繁殖过盛会引来更多的捕食 b. 草食作用 特点 捕食者一般只采食植物的一部分,被食者能够再生补偿; 植物本身没有逃脱食草动物的能力 危害 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受损部位及发育阶段而异 植物的补偿 枝叶受损时,可提高光合率。 c. 植物的防卫反应 机械防御 被牛啃食过的悬钩子的皮刺更长更尖 化学防御 荆豆顶枝在被美洲兔危害后,产生一种毒素,使兔不能食。 d. 植物和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的概念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草食动物的进化 捕食者的捕食能力越强,以后世代中更易得到后裔; 捕食过分有效,被捕食者可能灭绝,捕食者也会因饥饿死亡; 精明的捕食者不太可能捕食正当繁殖年龄的被捕食者个体。 植物的进化 发展防御机制:如长刺,产生有毒的次生物质等; 提高补偿作用:如大豆在繁殖期受害,能增加种子的粒重。 马利筋和欧洲夹竹桃含有苦味的强心苷。这种次生物质造成脊椎动物的呕吐和心脏病发作,与许多家畜的死亡有关。斑蝶的幼虫却能取食马利筋,它对强心苷是免疫的,所以在体内组织中积累强心苷。 在这个植物与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中,还加进了更高营养级的动物:由于斑蝶体内含有强心苷,一旦被鸟类捕食,就引起呕吐,所以一般鸟类都不吃斑蝶。 还有一些蝶类,其体色和体型都很似斑蝶,但没有强心苷的积累,由于拟态效应,也能逃避鸟类的捕食。 由此可见,植物的防御机制转而为某些动物所利用,从而形成了一个在植物-食草动物-捕食动物之间复杂的生态网络关系。 (一)寄生 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半寄生植物:桑寄生科 全寄生植物:菟丝子科,列当科 (5)寄生与共生 (二)偏利共生 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如植物与动物。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如地衣、苔藓、某些蕨类以及很多高等的附生植物(如兰花)附生在树皮上,借助于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获取更多的光照和空间资源 (三)互利共生 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互利共生的类型: 植物与菌根、清洁鱼与顾客鱼 地衣、珊瑚,有花植物与动物 植物与蚂蚁 动物体内的共生性互利共生:肠道菌群 针叶树根瘤菌 左边的沒有根瘤菌共生, 右边的有根瘤菌共生。 种间关系类型 类型 种1 种

文档评论(0)

auto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