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第6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园林生态学》第6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 保护区的边缘生境更适合于某些物种的生存。 若每一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种; 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 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的物种 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 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能减少被保护物种灭亡的风险,而且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迁入。 要考虑到景观多样性。 (三)岛屿生态与自然保护 六、平衡说和非平衡说(自学) 稳定状态。主要是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形成整体,在非干扰状态下群落比较稳定。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化是由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引起的。平衡说把生物群落视为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物理环境中的稳定实体。 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存在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非平衡说的重要依据就是中度干扰理论。 二者的区别在于干扰对群落的重要作用上的认识不同,另一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系统。 群落生态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群落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物种,为什么它们象现在这样分布着,以及它们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体论者强调群落整体性,平衡性。个体论强调群落性质决定于个体,非平衡性,这是多年来的争论。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把现实群落看做连续体中种间相互作用和紧密结合程度不同的各种可能阶段。 图5-4 Raunkiaer生活型图解 2、生活型谱 生活型谱: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某一生活型百分率=该生活型植物的种数/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100% 不同气候地区的植物群落生活型谱 通过分析生活型谱可以分析一定地区或某一群落中植物与生境的关系。 四类植物气候: 潮湿热带的高位芽植物气候。 寒带和高山的地上芽植物气候。 中纬度的地面芽植物气候。 热带和亚热带沙漠的一年生植物气候。 我国几个典型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生活型 高位芽植物%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 一年生植物% 热带雨林(西双版纳) 94.7 5.3 0 0 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鼎湖山) 84.5 5.4 4.1 4.1 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浙江) 76.7 1.0 13.1 7.8 2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北坡) 52.0 5.0 38.0 3.7 1.3 寒温带暗针叶林 (长白山) 25.4 4.4 36.9 26.4 3.2 温带草原(东北) 3.6 2.0 41.1 19.0 33.4 3、层片 层片一词系瑞典植物学家H.Gams(1918)首创。他将层片划分为三级: 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的组合, 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 第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6.3.2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层(l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陆生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雨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 森林群落的分层 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 温带夏绿阔和叶林寒温带针叶林的垂直结构 其它定义 层间植物: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主林冠层和次林冠层。 更新层:幼龄乔木组成的层称为更新层。 林相:森林的层次结构称为林相。 单层林:只有一个乔木层的森林群落。 复层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乔木层的森林群落。 森林群落的地下成层现象: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成层现象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 意义有两点:(1)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的矛盾。(2)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 6.3.3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 小群落在二维空间中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我们称之为镶嵌性。 6.3.4 群落外貌和季相 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是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取决于群落优势层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 随着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即群落的季相 6.3.5 群落交错

文档评论(0)

auto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