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史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pptVIP

第五章 中国史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寅恪在治史中,十分重视史实的考订。他提出应着重考证时、地、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史实的真相。在运用史料上,强调史料的解释和运用必须重视历史背景,认为伪材料也能变成真材料。在考证史实方面,有其特色。首先他的考证不偏重于字句的比勘,而以事为主,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判断事物的真伪。以诗证史是其治学的重要特点。他的《秦妇吟校笺》和《元白诗笺证稿》是代表作。还利用唐代小说证史。 陈寅恪十分注重史识,应“在史中求史识”。因此,他十分专心探求历代兴亡的原因,并注重边疆民族的关系、历代典章制度的嬗变和一般经济变动的因果,以及中国文化长久流传的原因等重大问题,提出不少独到见解。 如,“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常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时虽取材于一人一事,但着眼的却是几百年间的历史局面。如他考证白居易《琵琶行》中“移船相近邀相见”一事,揭示出唐宋两代男女礼法不同,社会风俗也不一样的事实。 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10年毕业于光华医学院。陈垣没有受过正规的史学教育,全靠自己的勤奋,著作宏富,成就斐然。在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成为世界闻名的史学大师。1920年代,与王国维齐名。30年代以后,又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1922年胡适曾断言:“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毛泽东称他是国宝。 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陈垣从教70多年,任过46年大学校长,对广大青年学者热心传授,影响深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 7、陈垣 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南宋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 1、宗教史研究。他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发奋著述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除了《古教四考》 (《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 )外,他还有《回回教入中国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净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释氏疑年录》等著作。 《元也里可温教考》,1917年5月写成。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总称。过去以为此教资料多在海外,而本国典籍无征。该文则专以汉文史料进行研究,除《元史》外,还利用了地方志、金石录、书画谱等60多种材料,论证了隐晦七八百年,无人能道的也里可温教。    《开封一赐乐业教考》,1919年11月写成。开封一赐乐业教即犹太教。该教在明清时所立的三篇碑文,对其何时传至中国,说法不同。陈垣用种种方法证明开封犹太教非宋以前所至,汉文典籍对犹太教的记载始见于《元史》,元以前无征。文中还详细考证了该教与回教之异同、教中人物之大略、寺宇的沿革、经文的内容和源流。    《火袄教入中国考》,1922年4月撰。火袄教又名拜火教,唐初传入中国,颇见优礼。唐时外来宗教,除火袄教外,还有大秦、摩尼、回回三种。回教在唐代未盛,记载尚少;其余三教,因都来自波斯,唐宋学者分辨不清,记载每有错误。清代学者如钱大昕等也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此文除叙火袄教的起源、兴衰外,还将典籍上三教混同记载的错误一一指出,予以辩证。   《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年写成。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它由拜火、基督、佛教糅杂而成。陈垣取敦煌摩尼教经卷和其它材料,考明摩尼教始于唐武周长寿二载(694年)传入中国及其历唐、宋、元、明数朝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2、校勘学研究   陈垣在研究历史文献的时候,非常注重于研究目录校勘和工具书的使用。《中西回史日历》和《二十史朔闰表》解决了中国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陈垣还著有《史讳举例》。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的特点,每一朝有每一朝的避讳。总结出几种方法,弄清了在什么情况下是如何避讳的。在该书第八卷中列出了我国历代的避讳表,每一朝避什么,如何避。这是每一个中国史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知识。 《校勘学释例》提出著名的校勘四法。 3、元史研究   陈垣研究元史与前人不同,他着重搜集有关元朝民族的历史与元朝宗教的历史的资料,进行研究,参考了二百多种书,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 8、傅斯年与史料学派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 1919年底至1926年,赴欧洲留学,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