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docxVIP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任务单形式驱动深度学习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学整体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的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性和迁移性;同时能极大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本节课以任务单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课本,进行实验,解决知识盲区,以达到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介绍,通过图片加深对两类动物的结构的学习,对蚯蚓的学习则是通过实验引导,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蚯蚓,了解蚯蚓适于其生活环境的结构特点,初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创造性教材处理:(1)以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学习,通过任务的闯关解答最终突破教学重难点,掌握相关知识,收获相关技能。 (2)运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进行深度探究; 3.教学亮点:(1)任务单形式的学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将知识灌输转化为自主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蛔虫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联系与构建) 2.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了解其他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批判与质疑) 3.初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迁移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以蛔虫的生活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思想。 2.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特征的概括,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环节动物与其他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活蚯蚓、糙纸、玻璃板、棉球等实验材料和器材。 学生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蛔虫、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线形动物 二、环节动物 课堂探究 【导入】 课件展示蛔虫病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蛔虫病吗?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哪一种器官?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质疑】蛔虫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点? 【再次质疑】 蛔虫营寄生生活,它有哪些内部结构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 【观看并思考】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阅读课本及图片,梳理蛔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组内讨论】 对照课本,小组讨论找到答案 创设生动情境,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考 (联系与构建) 【梳理小结】 归纳总结蛔虫营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追问】 小组分享线形动物的结构特征 【组织引导】 【设疑】蚯蚓的生活环境如何?它又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呢? 【进行实验验证】 各小组领取所需实验器材,分组进行实验验证。 【巡、看、记、导】 【继续组织观察】 组织小组进行蚯蚓的触摸观察,以及将蚯蚓置于糙纸板上运动进行观察记录。 【组织评价】 针对小组实验,进行讨论,分析蚯蚓适于土壤穴居生活的外部特点。 【过渡】 通过实验观察后,我们还发现蚯蚓的体表有粘液,粘液的作用又是什么? 【归纳小结】总结蚯蚓适于土壤穴居生活的特征。 【梳理小结】 总结思考,完成学案梳理 【小组分享、评价】 各个小组代表分享总结线形动物的结构特征。 【讨论思考】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进行实验验证】 进行实验,完成任务一(观察记录蚯蚓的外部形态) 【活动记录单】 每位同学通过学案记录单,还原整个探究过程,并将相关现象规范作答,并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讨论】 分节让运动更加灵活、敏捷。 粘液在蚯蚓呼吸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归纳总结】 1.以“拼图”形式设计实验,不仅有利于思维具体化,而且有利于解决课堂内难以提供过多仪器的困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批判与质疑)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科思维。 (批判与质疑) 3.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解决化学知识的能力 4.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记录,给每位同学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批判与质疑) 小结与迁移 【迁移应用】 学会迁移应用,由环节动物

文档评论(0)

soloman_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全网最全各版本教材各学科新课标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