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检修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给水泵检修方案 1 总则 1.1 适应范围 本规程适应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和杂质液体多级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对于其他泵,可作为参考。 1.2 结构简述 泵的固定部分由进液段、中段、出液段、导叶、轴承和密封组成,转动部分由泵轴、叶轮、轴套、平衡盘、联轴器组成。 1.3设备技术参数 1.3.1设备技术参数 泵型号 电机型号 设备位号 台数 流 量 电 压 扬 程 转 速 转 速 功 率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本体及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4 压力表、电流表、压差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进、出口阀门及润滑、冷却系统管线安装齐整,标志明显,油标,油杯等齐全好用。 3、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3.1、办好与检修有关的票证,安全措施落实。 3.2、备齐所需要的配件及材料。 3.3、选好摆放零部件的固定位置,并且铺设洁净的垫布。 3.4、宏观检查备件的外观,有无损伤、变形、剥落、裂纹等缺陷。 3.5、准备好检修所用的工器具,清洗零部件用的器皿、洗油等。 3.6、工艺交出,准备检修。 4、检修内容 4.1、断开泵与电机联轴器,检查联轴器、膜片、螺栓、环套有无缺陷、损坏并测量、记录联轴器对轮端面间距,联轴器的对中复查。 4.2、拆除泵体附属油管路、冷却水管路、泵体出口短接、泵体入口短管、出口旁路管、泵体放水管,检查各油管路孔板、密封垫、冷却水管路接头、齿型垫、八角垫、法兰密封面、螺栓等有无缺陷及损坏,并放置在固定位置防止丢失,封堵各管口,防止杂物进入。 4.3、拆除泵体外包盖板及泵体地脚紧固螺栓,取出垫块,标记后按照顺序摆放。 4.4、标记泵体在底座上的位置后起吊泵体。检查滑销和销槽,应平滑无毛刺、损伤、变形,销与槽接触但不受力。 4.5、选择4-6点,测量并标记泵体进、出水段端面间距,测量数据精度为0.1mm,对穿杠螺栓、各段进行编号标记。 4.6、测量并纪录联轴器径向跳动值,拆除泵侧联轴器。 4.7、记录前后轴瓦的顶间隙、侧间隙及瓦背紧力。 4.8、拆除泵体前、后轴瓦端盖、后轴推力轴承体、轴承座、动油封、机封压盖、机封轴套、泵体后端盖。 4.9、拆除泵体穿杠螺栓,标记好按照顺序摆放。 4.10、拆除泵体出水段、平衡盘、叶轮、导叶、中间段、进水段,按照顺序摆放并检查磨损情况。并纪录各段的间隙值,检查定位环有无损坏。 13、检查轴、叶轮、各段的磨损情况,测量并纪录轴的直线度,装配位置的圆柱度。修整推力盘、推力瓦块、瓦块固定螺栓、测量各瓦块厚度、推力瓦与推力盘间隙并调整合格。 14、将泵叶轮、轴套、联轴器、平衡盘、平衡盘套等零件组装,测量叶轮径向与端面跳动值并纪录,对跳动值超出要求值的面进行加工处理,合格后进行动平衡试验。 16、清理各部件,保证各结合面的洁净度,按照标记顺序摆放。 17、清理各段隔板间密封面,修整或更换损坏的轴套、动油封、水冷夹套、各部位“O”型圈等部件。 18、将泵口环安装至泵导叶内孔,使口环平面与导叶内孔平面齐平,调整口环与轴的同心度,合格后用A102焊条三点均布点焊,打磨焊点与口环平面齐平,将各级叶轮吸入口放入各级口环内,测量配合间隙并纪录,修整不合格部位。 19、将泵入口端壳体安放于支架上固定。 20、起吊直立泵轴安装至入口端并固定牢靠。 21、自低压至高压按标记逐级回装叶轮、导叶、中段、节流套、平衡盘座、平衡盘,测量并纪录各部件配合间隙,合格后紧固,穿杠螺栓紧力为90MPa。 22、调整泵转子的整体窜量,数值控制在4.0-4.5mm(安装平衡盘前窜量为8.0-9.0 mm)。 23、装泵体出口壳体、穿杠螺杆并紧固至拆卸前尺寸,安装泵体径向、轴向滑销,吊装泵体至现场就位,测量滑销两侧及顶部间隙,调整滑销间隙使之不影响泵体膨胀。 4.11、再次测量两侧抬轴量,调整轴承托架,合格后紧固。 4.12、测量泵前后轴瓦轴径的圆锥度、椭圆度,修整泵前后轴瓦。 4.13、回装泵前后轴油封、轴瓦、轴承盖,调整动静油封间距,具体为转子在窜动起止点时动静油封间距均≧2mm,静油封与轴间隙为0.15-0.25mm。 4.14、用压铅法测量泵前、后轴上瓦与轴径的顶间隙,调整合格后纪录。 4.15、测量泵前后轴瓦背紧力,调整至合格。 4.16、回装泵推力轴承体,回装后再次测量转子轴向窜量,调整至合格。 4.17、安装联轴器并复查联轴器对轮间隙及对轮端面圆瓢偏值并纪录。 4.18、紧固泵地脚螺栓,对中合格。 4.19、恢复与泵体相连接的管线,要求各接口密封完好。 4.20、将泵各部件清理干净,检修结束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5、检修质量验收标准 5.1、泵

文档评论(0)

xueyue68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