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原理例题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docx

低温原理例题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doc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温原理例题 以下低温原理例题摘自王如竹和汪荣顺教授主编的 《低温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年12月)。 第二章工程材料的低温性质 例2.1:求空气在250K和101.3kPa时的热导率。已知 :平均自由程为 49nm,空气气体常数为 287J/kg-g,绝热指数为1.4,定容比热为716.5J/kg-K。 解:由于气体压力低于临界压力 ,因此可由理想气体方程计算空气的密度 3= 3 =1.412kg /m ° p 1013 汉 10 :_R^ _ 287 250 由公式(2.4),分子平均速度为 Ji= 427.4m/ s Ji = 427.4m/ s 由公式(2.3),气体热导率为 1 9 _2 kt (9 1.4 —5) 1.412 716.5 427.4 49 10 2.013 10 W/m - K = 20.13mW / m—K 8 空气在250K时实验测得的热导率为 22.27mW/m-K,理论计算值与之比较相差 10%左右。 例2.2:已知:铜的分子量为63.54g/mol,求铜在80K时的晶格比热。 解:由表2.2,查得铜的Debye温度为310K,因此 _ 80 _ 80 ~310 = 0.2581 由表2.1,可查得2 1.566。因为R=Rl = 8.31434 =130.85J/kg -K,所以80K时铜的晶格比热 R M 0.06354 为:cv =1.566 130.85 =204.9 J/kg -K 例2.3:已知铝原子量为27g/mol,求铝在20K时比热。 解:由表2.2,查得铝的Debye温度为390K,因此: 20390 20 390 “05129 违 故可用公式(2.8)来计算晶格比热。 铝的气体常数 R=8.31434/0.027=307.9 J/kg-K,所以 23378 RT3= 23378 RT3 =el 23378 307.9 203 - 3903 = 9.708J/kg -K 对导电金属, 对导电金属,自由电子对比热也起作用。根据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 ,电子比热为 4 24 二 4 2 4 二 ame MR T ~2 2 273 h2No(3「N/V) 这里a是每个原子的自由电子数;me是电子质量;M是金属摩尔质量; 这里a是每个原子的自由电子数 N/V为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数;T是绝对温度;h是普朗克常数;N。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是电子比热常数。表2.3 N/V为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 正常温度下,由于Ye很小,因而电子比热占总比热的比例很小。在极低温度下 ,由于电子比热 与T成正比,而晶格比热与 T3成比例,因而电子比热变得很重要。 例2.4:求20K下铝的电子比热占总比热的份额。 解:由表2.3,铝的电子比热系数 丫 e=50.4 mJ/kg-K2, 20K时电子比热为 cv,e = =50.4 工102 疋20 =1.008J / kg _K 由例2.3中求得20K时铝的晶格比热为cv,l=9.708J/kg-K,因而总比热为: 5=9.708+1.008=10.716 J/kg-K 在20K的低温下,电子比热占总比热的9.4%。 让我们看看300K时的情况 此时—=竺=0.769。由表2.1,得 Cv =2.761,故300K下铝的晶格比 日 d 390 R 热为: C/,l =2.761 X307.9=8501 J /kg —K 铝在 300K 时的电子比热为 % =50.4X10r300 =15.1J/kg _K 总比热为 cv=850.1+15.1=865.2 J/Kg-K,该温度下,电子比热仅占1.7%的份额。 例2.5:求钽在2.24K时的临界磁场,假定抛物线关系有效。 解:由表2.5查得,钽的H0=0.0805 T, T0=4.48K。由公式(2.24),得: 2.24 2 Hc =0.0805 [1「( )] =0.0604T =60.4mT 4.48 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超导体,我们发现在不破坏超导性的前提下流经材料的电流有一个 上限值。第一类材料遵循 Silsbee假定,即当电流流经超导体而在材料表面产生的磁场等于或 大于临界磁场时,超导将被破坏。相对于临界磁场的电流称为临界电流。直径为 d的长导线, 电流I在导线表面产生的磁场 H =丄,因此临界电流是 lc=「Hcd (2.25) 公式(2.25)的Hc的单位是A/m (1t =4二10二彳)。第二类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关系相当复杂 ,须 m 由实验确定。 例2.6:求直径为2.9mm的铝导线在0.6K时的临界电流。 解:首先,须求铝在0.6K时的临界磁场强度。由表 2.5得:H0=0.0102T,To=1.19K。 由式(2.24)得:Hc =0.0102 [1 -(空)2] =0.0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