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一水三流行洪方式优缺点分析及应对措施.docx

黄河流域一水三流行洪方式优缺点分析及应对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黄河流域一水三流行洪方式优缺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通过阐述黄河河口入海流路运用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对已有行河方式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水三流”行河方式,其主要工程措施包括:西河口附近清水沟主槽内修建橡胶坝形成水库、库区修建连接刁口河与十八户的分流闸、两条备用流路引河开挖和主河槽开挖等。分析提出该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减轻防洪压力,并有利于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减少河道占用面积,有利于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莱州湾生态整治示范工程实施;对通航无不利影响。同时,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河口来水来沙情势研究、莱州湾开发方案研究、“一水三流”运用方式研究、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 黄河河口三角洲一般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徒骇河口,南至支脉河口,面积约6 000多km 黄河河口的治理,不仅关系着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且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和防洪安全有较大影响,同时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有重大意义。目前河口治理存在多种问题:流路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防洪减淤产生不利的反馈影响;清水沟流路防洪工程不完善,防御洪水能力低;防潮工程体系不健全,风暴潮灾害威胁严重;当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生态系统的发展呈恶化趋势;三角洲土地盐碱化严重 1 流路行河方式研究的必要性 黄河下游的来水量挟带相应的泥沙,到达河口三角洲顶点后,需要使用一定的流路(清水沟、刁口河、十八户或马新河等)、按照一定的改道控制标准,独流或者分流入海,这就是入海流路的行河方式。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的2000-07-2017-06,进入河口地区的年平均水量为156.52亿m 根据2010年水利部审查通过的《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 《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 考虑到小浪底水库拦沙期结束后,利津站年均来沙量仍在5亿t左右,超过海洋输沙能力,为了减少流路延伸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2 “一水三流”行河方式的主要工程措施 基于同时行河理念,本研究提出了“一水三流”行河方式:在西河口附近清水沟流路主槽内设置橡胶坝,壅高水位2~4 m 形成水库,以利于将水分流到刁口河和十八户;在水库壅水范围内,北岸堤防上设置设计流量为3 000 m 3 “一水三流”与其他行河方式的关系 以下将分析“一水三流”工程运用与其他行河方式的关系。 3.1 单一流路、有计划改道 单一流路、有计划改道行河是按一定的控制条件轮流使用各条流路,《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推荐该方式 西河口“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建成及刁口河主槽开挖后,只需将十八户分流闸关闭,刁口河闸按生态调水规模使用,即为轮流行河现状使用方法。在清水沟流路达到改道标准后,将西河口橡胶坝充满使清水沟过流量忽略不计,扩建刁口河分流闸至10 000 m 3.2 单一流路、固定行河 该行河方式的实质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使入海流路长期固定,最具代表性的方案是“一主一辅,双流定河,高位分洪,导堤入海” 西河口“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建成及刁口河主槽开挖后,只需将十八户分流闸关闭,根据来水来沙和河道、海岸线演变情况,视时机建设清水沟入海口门外双导堤和顺向丁坝,即为“固定流路行河”方式。也就是说,在“一水三流”工程基础上,按照“固定流路行河”完全可行。 3.3 多流路、同时行河 “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建成后,将形成“一体(清水沟)两翼(刁口河、十八户)”三条流路可同时行水的入海流路布局,达到既减轻黄河防洪压力、又有利于河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赢”效果。 “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建成后根据来水来沙情况,可同时使用清水沟、刁口河、十八户流路,与同时行河是完全兼容的。 3.4 多流路、交替行河 交替行河将清水沟和刁口河两条流路在达到改道标准前轮换使用,降低河床相对侵蚀基准面,使两口门海域不断得到淡水和泥沙补充,保护三角洲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河道治理和疏浚 西河口“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及刁口河主槽开挖后,只需将刁口河、十八户分流闸关闭、西河口橡胶坝放空,就能使用清水沟流路;将刁口河闸打开,十八户分流闸关闭、西河口橡胶坝充满到清水沟过流量忽略不计,就轮换使用刁口河流路了。因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利津站4 000 m 由此可见,在“一水三流”西河口主枢纽橡胶坝和相应工程建成后,通过灵活调度各条流路的分流分沙量,目前主流的几种入海流路行河方式,都是本枢纽运用的特殊情况。因此,若“一水三流”工程建成后,将终结黄河口入海流路行河方式的讨论。 4 “一水三流”主要功能分析 4.1 减轻防洪压力,并有利于河道整治工程施工 河口堤防从渔洼断面至入海口,左岸北大堤从利津四段开始,1级堤防,堤顶宽度10 m,堤顶超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