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doc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免疫调节 TOC \o "1-3" \h \z \u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1 -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 5 - 第3节 免疫失调 - 10 -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 10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1)组成: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2)5种免疫器官的比较 名称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 扁桃体 咽腭部 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 防御 胸腺 胸骨后面 分左、右两叶,呈扁平的椭圆形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 骨髓腔或骨松质内 — 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 脾 胃的左侧 呈椭圆形,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 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淋巴结 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 呈圆形或豆状 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3)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 (1)概念: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 (2)来源: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3)三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②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③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5)抗原: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3.免疫活性物质 (1)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代表 ①抗体: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②溶菌酶。 ③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特点 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种类 功能 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树突状细胞 吞噬、呈递抗原 巨噬细胞 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 3.三种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功能 4.抗原与抗体的区别 类型 特性 表现 抗原 异物性 ①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②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癌变的组织细胞,外源细胞、组织、器官 大分子性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但当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丧失抗原性 特异性 ①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细胞毒性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②特异性的基础:抗原决定簇 抗体 化学本质 蛋白质 分布 血清(主要)、组织液和外分泌液 功能 能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  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项目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来源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组成 皮肤、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功能 阻挡病原体入侵 溶解、吞噬病原体 产生抗体等消灭病原体 特点 作用范围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主要针对特定抗原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出现慢、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3.免疫系统基本功能 类型 作用 异常表现 免疫防御 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 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 免疫自稳 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发生肿瘤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身份标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