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 绪论-课件.pptx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 绪论-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规划原理前 提:城市的起源和发展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基本理论任务和内容工作阶段:总规、详规概述(绪论)城市性质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城市规模评价城市用地分类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规划(定位)用地规划工业居住公共设施绿地仓储城市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道路规划给水、排水规划电力系统规划供热、煤气规划防灾规划工程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城镇及其发展概况第二节 城镇规划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城镇规划的任务及层次第一节 城镇及其发展概况 一、城镇的基本概念 二、城镇的基本特点 三、城镇的发展1 绪 论一、城镇的基本概念(一)居民点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平面示意图陕西西安半坡村原始住房示意图城市的起源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农业、畜牧业及狩猎之间的劳动分工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生产力发展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也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以防御功能为主的城市第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一是农业劳动力有剩余城市存在必备条件二是农产品有剩余一、城市的基本概念1、字源学的解释《管子?度地》: “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 城 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一、城市的基本概念2、城市规划的解释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对城市的定义是: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 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 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三要素: 人口数量(非农人口) 产业构成(非农产业) 行政管辖城市的实质 :(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城市的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臧库(4)城市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二、城市的界定人口规模的标准国际城市界定的标准人口密度的标准城市的界定我国建制市的概念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建制市(镇)的标准(一)国际城市界定的常用标准1.人口规模的标准 即以人口的集聚程度和数量为标准,当某个居民点的人口达到某种规模时,就可以将之定为城市,其余为乡村。表1-1 部分国家设置城市人口标准国 家美 国日 本英 国加拿大瑞典人口低限(人)250030000350010002002. 人口密度的标准 即以单位地域空间内聚居人口的密度高低来划分城市。 人口密度标准也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如美国规定只有达到400人/公里2的地区方为城市,而日本定为4000人/公里2,澳大利亚则是190人/公里2。 (二)我国城市界定标准◆根据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非农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和行政管辖的意义。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四个级别。◆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共设有城市664个(未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75个、县级市381个;此外我国共有建制镇20600个。我国建制市的概念①中央直辖市直辖市是与省同级的行政单位,受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目前中国的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城市.②副省级市副省级市是在不改变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具有省级计划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目前中国的副省级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③地级市受省级、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城市.④县级市县级市是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相平行的行政地位,如石河子、五家渠等城市.三、城镇的基本特点(一)城镇的类型1、综合性城镇2、工矿城镇3、卫星城镇4、具有特殊职能的城镇三、城镇的基本特点(二)城市的特点1、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以人文要素为主的地理环境3、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生态系统4、一个极为复杂的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巨大系统三、城镇的基本特点(三)我国小城镇的特点1、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数量大,规模小,分布广而不均匀3、在经济上有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特点4、人口构成复杂,不通用地穿插5、基础设施落后四、城市化(一)城市化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它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PU=U/P PU——城市化水平; U——城镇人口; P——总人口。(二)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Ray M.N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不倒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分享一些和专业相关的科研教学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