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中国纺织产业安全简报.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2005/06度中国纺织产业安全简报 ? ? ? ? ? ? ? ? ? ? ? ? ? ? ? ? ? ? 提示: 在2006年7月22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中国纺织产业安全报告”首次公诸于世。该报告是中国产业安全报告的系列之一。报告全文约3.8万字,本文为概要摘登。   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秘书长、博士后 李孟刚教授   1997年到2005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67%。其中,国内销售增长速度达18.80%,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在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并于1995年起,连续10年保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   但与此同时,纺织业的利润率一直在3.5%左右低位徘徊,产业“经济规模”已有,而“规模经济”尚无。纺织业粗放增长模式、国际贸易壁垒以及人民币汇率风险等因素的存在,给纺织产业的安全发展预设了新的命题,中国纺织产业也因此面临“深水区”的测度。   一、中国纺织产业国内环境   (一)生产要素环境   中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却被低下的劳动生产率所抵消;中国是棉花、化纤、蚕茧生产大国,却因资源要素配置的低效率,导致纺织原料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要素的禀赋会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的配置生产要素。因此,高效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比单纯拥有优势要素要重要的多。   (1)劳动力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纺织业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经历了一个迅速扩张的时期。据德国Werner International Inc公司对世界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成本的统计,在2000年秋调查的54个国家中,中国列第48位,劳动力工资成本仅为日本的2.6%、美国的4.8%。   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也一路走高,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与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的工资成本已经不具有优势。2002年,中国纺织业平均工资水平已达到印度的1.12倍,巴基斯坦的1.86倍。而这两个20世纪90年代后期崛起的国家正日渐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纺织服装产品上最强劲的对手。且随着“独生子女”政策滞后效应的显现,中国劳动力资源将会在2015-2020年的供应洪峰后出现逆转,从而进一步抬高劳动力成本。   不仅如此,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抵消了中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2003年,中国大陆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4.6万元人民币/人•年,约折合1.76万美元。而同期,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已达8万美元/人•年,一些大公司甚至超过了10万美元/人•年;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纺织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在4万美元/人•年左右。   综合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两方面的比较结果看,中国纺织产业劳动力要素指标的评价是“一般”。中国纺织产业必须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低成本的扩张模式,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上来。   (2)原材料   中国是许多纺织业原材料的生产大国。2004年,中国棉花产量632.4万吨,在世界棉花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超过了20%;同年,蚕和丝绸的产量也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70%;中国还拥有诸如羊毛、亚麻和苎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纺织原料的巨大产量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可耕地面积却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纺织天然原料的生产发展势必受限于有限的可耕地。另一方面,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也限制了有效的商品流通,妨碍了纺织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国内资源要素价格长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和协议价格,且波动幅度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然资源的优势。   总体来看,中国纺织业的资源要素的评价为“一般”。   (3)供给产业   中国纺织业供给产业普遍存在产业同构化、结构低度化现象,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中间品,尤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供给产业竞争力低下成为制约纺织业安全发展的又一瓶颈。   在中国,纺纱机械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织造机械、缝纫机械等行业的生产技术则比较落后,先进的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以缝纫机械为例,尽管中国缝纫机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但产值却只及世界产值的14%。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缝纫机是进口缝纫机数量的14.2倍,但进出口金额却基本持平。   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内外销服装采用进口面料的比重逐年提高。受印染技术、产品开发设计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