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课件.ppt

培训班《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科学长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 “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新青年》对青年的影响 北大理工预科一年级学生张国焘,头一次看到《新青年》就如获至宝:“一眼就觉得它的命名合乎我的口味,看了它的内容,觉得的确适合当时一般青年的需要,登时喜出望外,热烈拥护,并常与反对者展开讨论。” 毛泽东对《新青年》的渴慕:“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敬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1920年初,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移到上海。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护送他出京,在途中共商建党大计。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8月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陈独秀为书记。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0月在北大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成立,取名“共产党小组”,最初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1920年底, “共产党北京支部”成立,由李大钊任书记。 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过职。 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工作时期的毛泽东。1936年,他在延安的窑洞里向美国记者斯诺提到这段经历时说:“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北大经历对毛泽东的影响 进入北大图书馆,基本解决了毛泽东在北京的生活难题。他积极参加北大哲学会和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旁听北大的重要课程。并结识了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邵飘萍、胡适等新派人物,这对其五四前后思想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逐渐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头面人物很有兴趣,我打算去和头面人物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话。” * 毛泽东论知识分子 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是完全应该的,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但是我们晓得,有许多知识分子,他们自以为很有知识,大摆其知识架子,而不知道这种架子是不好的,是有害的,是阻碍他们前进的。他们应该知道一个真理,就是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 * 常向湖光会意思 偶从塔影悟精神 湖光塔影,刚柔并济,幻化成最美的图景 博雅塔雄健挺拔,自强不息,阳刚之气。未名湖柔波荡漾,厚德载物,阴柔之美。二者刚柔相济,相映生辉,缺一不可。 本师肖东发教授:塔和湖为二进制的1和0,排列组合,生生不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图书馆是阴阳交融之果。数千年来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都物化为文献典籍,收藏在这“百年书城”里。 三、北大人文精神的核心 外“未名”而内“博雅” 服务国家社稷,经世济民之抱负 坚持科学真理,永葆士人之气节 敢为天下之先,锐意创新之干劲 博雅塔的气度 * 服务国家社稷,经世济民之抱负 张亨嘉校长的寄语 1904年,张就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就职时,与学生朝服行礼,礼毕,致词曰:“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于是全部仪式结束。被称为北大历史上最简短的校长就职演说。 服务国家社稷,经世济民之抱负 一次爆炸试验失败后,为了找原因,必须有人到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找回重要部件。邓稼先(1924—1986)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就穿了简易防护服,走进原子弹摔碎的地区,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他捧着,走了出来。 邓生前,曾有不少人问他:“原子弹成功后,你得到多少奖金?”邓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6月病危时,杨振宁到医院去看望,提起此事。邓才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杨又问: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