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相关PPT汇总(篇一:碳中和专题报告,篇二:碳中和概念及相关政策动态,篇三:什么是碳达峰and碳中和,篇四:读懂碳中和分析报告,篇五:地球一小时及碳中和,5篇共188页).pptx

“碳中和”相关PPT汇总(篇一:碳中和专题报告,篇二:碳中和概念及相关政策动态,篇三:什么是碳达峰and碳中和,篇四:读懂碳中和分析报告,篇五:地球一小时及碳中和,5篇共188页).pptx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碳中和”相关PPT汇总(篇一:碳中和专题报告,篇二:碳中和概念及相关政策动态,篇三:什么是碳达峰and碳中和,篇四:读懂碳中和分析报告,篇五:地球一小时及碳中和,5篇共188页) 详细目录在第二页 【篇一】碳中和专题报告:践行绿色发展-拥抱低碳革命(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欧洲到中国,渐行渐远的碳约束,减排全景分析及对应标梳理,风险提示,68页) 【篇二】碳中和概念及相关政策动态(概念,全球变暖严重性,各国主要政策,目标差距,实现碳中和方式,33页) 【篇三】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我国为什么提出碳中和,为什么要碳中和,碳中和对每个人意味什么,各行业碳中和要点,共28页 【篇四】读懂碳中和分析报告(“碳中和”概念,全球变暖问题严重性,各国相关政策,目前距离目标的差距,实现碳中和的方式) 【篇五】地球一小时及碳中和 此页为分隔页 篇一 碳中和专题报告:践行绿色发展-拥抱低碳革命(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欧洲到中国,渐行渐远的碳约束,减排全景分析及对应标梳理,风险提示,68页) 汇报人姓名 践行绿色发发展展,拥抱低碳革命 碳中和专题报告 目 录 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碳市场:欧洲到中国,渐行渐近的碳约束 投资:减排路径全景分析及对应标的梳理 风险提示 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碳中和: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 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探索历程,实际上是从利用核外电子到利用核内电子的过程,但这恰是宇宙、物质、能源发展的逆 过程。 二次能源中,对电能的利用是一项伟大的革命,现已成为能源利用的枢纽,从历史上看,“电”也引发了多次生产技 术革命。而氢能同作为二次能源,具有可存储的优势,但也因制备和使用效率稍逊而经济性较差,但从能量循环的角度 看,可以有助于碳的减排。 锂、氢能同作为可行且具有前景电子存储载体,其重要的原理特点在于,Li+与H2都是小粒子,有助于提升物质/能源 转换便利性。 一次能源 6 C 碳 碳及其化合物 化石能源 1 H 氢 核 裂变 核 聚变 氢能、可存储 轻原子核 (氘和氚) ——核聚变(发展可控) 重的原子核 (铀核、钚核) ——核电站 二次能源 e- 电子 电能 电能储存 3 Li 锂 锂离子电池 清洁 能源 太阳能 风能、水能等 宇宙、地质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的探索:从利用核外电子——到利用核内质子、中子 2 长周期 碳中和:减少含碳温室气体排放, 采用合适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 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1.1 发展的权利:大国博弈与利益统一 (1)“碳中和”是中国经济的内在需求——能源保障、产业转型 在能源保障方面:2019年底,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达73%,天然气进口依赖度也在40%以上,发展新能源具有必要性。我 国已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全球优势。根据麦肯锡测算,我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国家表现远超美国,在所有行业对比 中位列第一。 在产业转型方面:在能源与资源领域、网络信息领域、先进材料与制造领域、农业领域、人口健康领域等出现科技革命 的可能性较大。“碳减排”作为重要的抓手,通过“碳成本”这一要素的流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性改革。 图: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 图:我国光伏产业领先度高 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国家 3 表现指数等于2013年该国占行业全球总收入的比例除以该国占全球GDP的 比例,并根据“应有份额”(指根据该国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该国在 该行业中应该达到的份额)指数化 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4 1.1 发展的权利:大国博弈与利益统一 (2)“碳中和”的对立性——大国博弈、贸易摩擦 碳税:部分发达国家其实此前已多次讨论过包括对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因 经济与贸易依赖性、碳市场不成熟等原因而搁浅;未来重启可能性极大。 “排碳限制”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权的限制;而“碳关税”的本质,是应对贸易劣势的一种手段,而这种劣势,可能一 部分是由实施碳减排后成本增加而造成的。站在我国的角度:“碳关税”既是贸易壁垒“压力”,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 “动力”。拜登上台后,我国的碳减排压力不降反升。 图: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 图:2015年中国产品出口二氧化碳主要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 BP、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百万吨CO2 资料来源:OECD、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百万吨CO2 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5 1.1 发展的权利:大国博弈与利益统一 (3)“碳中和”的统一性:全球难得的政策与利益一致点 从全球来看,多数国家已更新NDC(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大趋势。 拜登上台后,美国重

文档评论(0)

逆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生活不易,侵权立删。

认证主体赵**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