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指导.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 ;转录(Transcription):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起始 转录是一种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所需的酶叫做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 转录产生初级转录物为RNA前体,它们必须经过加工过程变为成熟的RNA,才能表现其生物活性;RNA聚合酶所催化的反应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 δ因子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分子量达50多万,由五个亚基组成 ?亚基(1):辨认转录起始点,细胞内转录是在DNA特定的起始点上开始的 β亚基(1):酶和核苷酸底物结合的部位,与转录全过程有关(催化) β’亚基(1):酶与DNA模板结合的主要部位(开链),强碱性亚基 α亚基(2):位于前端的α因子使双链解链为单链;位于尾端的α因子使单链重新聚合为双链 去掉?亚基的部分称为核心酶,核心酶催化核苷酸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作用:使全酶识别Sextama盒, 与模板链结合,极大地促进核心酶对启动子序列地结合。是核心酶的别构效应物 作用机制:核心酶对DNA的识别位点过多,σ因子降低核心酶对一般DNA的结合常数,提高对启动子的结合常数 一核多σ:同一核心酶搭配不同的σ因子故而可识别同一基因组上的不同启动子,表达不同的基因。例如枯草杆菌 导致RNA链的延伸缓慢; 真核生物有四种RNA聚合酶,分别为RNA聚合酶Ⅰ、Ⅱ、Ⅲ和线粒体RNA聚合酶,分子量大致都在500kD,它们专一性地转录不同的基因,转录产物也不同 RNA聚合酶Ⅰ:位于核仁中,负责rRNA转录,转录活性最强 RNA聚合酶Ⅱ:位于核质中,负责核不均一RNA(hnRNA)的合成,而hnRNA是mRNA的前体 RNA聚合酶Ⅲ:合成tRNA和许多小核内RNA;III.转录过程; 转录是从启动子(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的,同时也是RNA聚合酶全酶结合部位 转录起始位点的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为什么RNA聚合酶仅能在启动子处结合呢?显然启动子处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特殊性; 一般来说,人们将在DNA上开始转录的第一个碱基定为+1,沿转录方向顺流而下的核苷酸序列均用正值表示(Downstream);逆流而上的核苷酸序列均用负值表示(Upstream); 对原核生物100多个启动子序列比较后发现;在RNA转录起始点上游大约-10bp和-35bp处有两个保守序列 在-10bp附近,有一组TATAAT序列,因Pribnow首先发现而称为Pribnow盒(TATA盒),RNA聚合酶首先结合在此部位上 -35bp附近,有一组TTGACA序列(又称Sextama盒),已被证实与转录起始的辨认有关,是RNA聚合酶中的?亚基识别并结合的位置。-35序列的重要性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典型原核启动子结构; 真核生物启动子有其特殊性,其四种RNA聚合酶都有自身的启动子及有关元件,与原核启动子不同;核心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和延伸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真核生物转录的延伸;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和延伸 ; 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亚基发现其识别位点时,全酶就与启动子的-35区序列结合形成封闭性启动子复合物 因全酶分子较大,其另一端可到达-10区序列,在某种作用下,整个酶分子向-10区序列转移并与之牢固结合,在此处发生局部DNA12-17bp解链,形成全酶和启动子的开放性复合物;RNA聚合酶全酶(?2??? ?)与模板结合 DNA双链解开,形成转录泡(Transcription Bubble) 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产生RNA链上第一个核甘酸键 5’pppG-OH + NTP ? 5’pppGpN-OH + ppi; 在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中,起始位点和延长位点被相应的核苷酸前体充满,在RNA聚合酶β亚基催化下形成RNA的第一个磷酸二酯键 RNA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总有GTP或ATP,以GTP常见,此时?因子从全酶解离下来,核心酶在DNA链上向下游滑动,而脱落的?因子与另一个核心酶结合成全酶循环使用 初生RNA小片断(9bp以下)和DNA结合不稳定,易脱落使转录重新开始(流产);RNA链的延伸; RNA链延长靠核心酶催化,在起始复合物上第一个GTP的核糖3’-OH上与DNA模板能配对的第二个三磷酸核苷酸起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 聚合进去的核苷酸又有核糖3’-OH游离,这样就可按模板DNA的指引,一个接一个地延长下去。因此RNA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3’ 由于DNA链与合成的RNA链具有反平行关系,所以RNA聚合酶是沿着DNA链3’-5’方向移动; 整个转录过程是由同一个RNA聚合酶完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man_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