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高质量文档大特价,1折起啦~

起搏方式的选择.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室起搏与起搏器综合征 定义:一部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在起搏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可出现低血压、心悸、胸闷、眩晕、头胀、面红、冒冷汗等表现,称为起搏器综合征。 可能的机制: 1.房室顺序丧失 2.房室瓣关闭不全 3.心室激动异常 4.逆向室房传导 起搏器综合征的防治 尽量植入双腔起搏器 调整起搏频率,如有自身心律,尽量降低起搏频率,减少起搏;如自身心律不好,考虑可增加起搏频率。 单腔升级为双腔,如有心衰症状,可考虑升级为CRT。 有部分患者双腔起搏器有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目前机制不明,考虑与房室延迟设置不合理及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关。 双心腔起搏 定义 心房及心室的双腔感知/起搏方式 可有不同的起搏方式: 1.心房同步心室按需起搏(VDD); 2.房室顺序起搏(DVI); 3.DDI起搏; 4.VAT起搏; 5.房室万能型起搏(DDD)。 VDD起搏方式 优点 对自身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保持房室同步性 缺点 无法起搏心房 适应证 适应于窦房结功能正常,房室结传导阻滞的患者 单导线VDD起搏 由于来自飘浮电极的心房信号较小,因而需要较高的心房感知灵敏度。心房导线为双极。 用于感知的双极电极可置于心房任一节段部位而不影响其感知功能。 电极植入后,与心房壁并列,在患者呼吸、运动时,不影响感知效果。 电极方向应与窦房结至房室结的传导方向一致,两极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5mm)。 仅用于房室传导阻滞而窦房结功能完好的患者 目前已较少应用。 VDD心电图特征 DVI起搏 房室顺序起搏,只有心室有感知功能; 心率缓慢时,心房电路发放脉冲起搏心房,经过设定的AV间期后,心室电路发放脉冲起搏心室; 当自身PR间期短于程控的AV间期时,心室起搏被抑制; 可用于病窦综合征及房室阻滞或双结病变; 心房电路无感知功能,可发生心房竞争现象。 DVI起搏心电图 DDI起搏方式 定义 起搏方式在本质上分别是取消了心房感知的跟踪能力,以避免跟踪病理性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优点 可起搏/感知心房/心室,且不跟踪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缺点 如患者无房性心律失常,则缺失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顺序 适应证 有快速心房心律失常的患者(特别是模式转换后启动) DDI心电图特点 VAT起搏 为心房同步心室起搏; 心房导线只有感知而无起搏功能; 心室导线只有起搏而无感知功能; 窦房结功能好时,可呈现心房跟踪频率; 当心房率慢于设定的基础频率时,VAT起搏便以VOO方式起搏心室,丧失了房室收缩顺序; 有室性早搏时可能出现竞争心律。 VAT起搏心电图 DDD 优点 为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提供了心房跟踪能力的的双腔起搏方式 缺点 需植入两根起搏电极 双腔刺激的耗电量需要更大 适应证 适应于窦房结变时性功能正常,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DDD心电图特点 频率适应性起搏的定义 定义: 能够根据人体代谢的变化随时自动调整心脏起搏频率,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起搏器,包括AAIR,VVIR,VDDR和DDDR四种起搏模式。 频率适应性起搏作用 提高运动或代谢时的心率储备 提高运动耐量,延长运动时间 增加心排血量,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神经介导性晕厥 起搏方式选择 —2012年HRS/ACCF专家共识 起搏器及模式选择专家共识 2012年9月HRS/ACCF公布 不是一个新的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指南,本文所有的建议都是基于患者已经有起搏器植入适应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AAI/DDD vs VVI临床研究 Danish PASE CTOPP MOST 适应证 SSS SSS/AVB SSS/AVB SSS 起搏模式 AAI vs. VVI DDDR vs. VVIR DDD/AAI vs. VVI(R) DDDR vs. VVIR AF p=.0012 P=NS p=0.009 p=0.008 中风/血栓 P=0.023 P=NS P=NS HF/HF住院 P=NS P=NS 全因死亡率 P=0.045 P=NS P=NS P=NS 心血管死亡率 P=0.0065 P=NS P=NS 活动耐量、生活质量方面DDD vs VVI差异也不是很大,VVI不差于DDD模式 * 总结文献,可以看到 年轻患者:窦房结功能好,一生中起搏器更换次数多,可以考虑VDD * 起搏方式的选择 内容 不同起搏方式的特点及适应证 单腔起搏方式 双腔起搏房室 起搏方式的选择 2012年HRS/ACCF专家共识 单腔起搏 单个心腔(心房/心室)的起搏/感知模式 常见模式: 固定频率心房起搏 (AAI,AAT,AOO) 固定频率心室起搏 (VVI,VVT,VOO) 心房起搏 起搏方式包括AOO, AAI,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