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荒漠化.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环境问题-荒漠化.ppt环境问题-荒漠化.ppt

* 科尔沁沙漠化正逆过程 (宋豫秦、侯仁之) 考古学文化 时段(B.P.) 经济文化类型 小河西文化 8150以前 采集、渔猎 兴隆洼文化 8150-7350 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并存,定居文化 赵宝沟文化 7150-6150 进入耜耕农业阶段,驯化、渔猎、采集占重要地位,定居文化 红山文化 6660-4900 发达的耜耕农业,采集、狩猎成为补充,定居文化 富河文化 5300左右 狩猎、采集占绝对优势,存在原始农业生产,定居文化 小河沿文化 4800-4100 渔业与农业并重,农业衰退 夏家店下层文化 4100-3300 发达的史前农业,渔猎成为补充,定居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3200-2200 畜牧业为主,晚期出现农业文化 战国 2445--2171 燕长城以北为畜牧业文化,以南农牧并行 秦-西汉 2171-1942 秦汉长城以北为畜牧业文化,以南农牧并行 东汉-西晋 1925-1634 畜牧业盛行 十六国-北魏 1633-1361 畜牧业文化为主,南部农业有所发展 东魏-唐末 1369-1043 畜牧业盛行 辽 1034-825 农业和畜牧业并重,中后期农业迅速发展 金 835-716 农业和畜牧业并重,但北部农业开始衰退 元 779-582 畜牧业盛行,农业进一步衰退 明 582-406 畜牧业盛行,农业文化南移到燕山以南 清- 306-39 畜牧业、农业并行发展,中后期农业迅速发展 * 当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 压力超出了系统本身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或崩溃。 内蒙古奈曼旗之例子:每平方公里40人左右的嘎查(村庄),沙化程度一般不严重;每平方公里100人以上的嘎查) ,沙化程度一般也不严重;而介于40——100人之间的的嘎查,沙化往往比较严重。 5.6.2 社会驱动力 临界阈值论(赵哈林等) * 20世纪40年代,苏泊淖尔的湖水面积为35.5km2,水深4.1m,由于黑河大部分水量被中游截流,至80年代初,湖面缩小到23.6km2,水深1.8m。至1992年,该湖完全干涸 1987年9月 2000年6月 主要城镇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240 000 120 000 40 000 嘉峪关 黑 河 酒泉 张掖 * 居延海的悲情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qì )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维《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   最大水面3000平方公里,1992年彻底干涸。2001年国务院批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提出2003年“让居延海波涛滚滚,恢复原样”。 * 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因人为干扰导致严重的石漠化景观和泥石流灾害。 截止2010年8月15日16时,舟曲泥石流死亡1248人,失踪496人。 5.3.2 水蚀荒漠化——石漠化 * 5.3.3 土壤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 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是因漫灌或只灌不排,使地下水所含盐分随毛管升至地表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即形成的盐碱灾害。 * 5.3.4 工矿型荒漠化 因工矿建设、露天矿的开采、工矿附近的污染等,导致土地丧失了生物或者经济生产力的现象。 * 5.4 新型荒漠化 海洋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域生产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并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5.4.1 海洋荒漠化 海洋污染、赤潮频发(海洋癌症) 红树林、珊瑚礁破坏严重 捕捞过度 * 2008年,全国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13738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14次,但面积增加2128平方公里。有毒、有害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11次,累计面积约610平方公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赤潮高发区。赤潮生物分泌的毒素和有害垃圾危害严重。 5.4.1 海洋荒漠化 赤潮加剧 * 5.4.1 海洋荒漠化 过度捕捞 渤海湾幼鱼占捕捞总量的60%以上。南海海域最佳年捕捞量为300万吨,而现在实际年捕捞量却在500万吨以上。春秋时代便为人们所不齿的“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竭泽而渔 ”今天比比皆是。 * 5.4.1 海洋荒漠化 红树林损毁殆尽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洋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1950年代我国红树林有5.5万公顷,2002年仅余2.2万公顷,减少60%,广东、海南和广西的红树林分别减少了82%、52%和43%。 * 城市“板结”、“窒息”,生态服务功能急剧退化或丧失。--唐孝炎、王如松等 挤占生态用地 超采地下水 河道“渠化” 地表硬化 水泥“森林” “千城一面” 5.4.2 城市荒漠化 * 广义的沙尘暴是浮尘、扬沙和

文档评论(0)

199****07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