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墨梅》比较阅读(参考答案).docxVIP

小学语文《墨梅》比较阅读(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梅》比较阅读(12分) 材料一:《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材料二:《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三:《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材料一,你认为那个字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 材料一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为什么?(2分) 不是,作者托物言志,此诗表面上写墨梅,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结合于谦的生平,说说材料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含义?(2分) 于谦是明朝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后被诬陷杀害。据说写这首诗时,于谦才十二岁,诗中的“石灰”具有不怕牺牲,甘愿奉献,清白做人的品格,正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和一生的真实写照。 “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托物言志,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野蛮统治。景帝病重,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3分) 诗句用隐喻手法,表明了自己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也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体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则材料有何共同点?(2分) 三则材料都是托物言志的诗,都是前2句写物,后2句言志,表明自己高尚的志趣情操。 将(qiāng)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档评论(0)

qingshijie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