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 ( 虚词 )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 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固《考纲》中所涉及的十二个常用 虚词的常见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文言虚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教 具】 多媒体 。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 点拨法、激励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一直是我们泰州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二、明确目标,分组活动。 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看白板,齐读一遍)“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 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目标里的 12 个虚词,就是我们泰州中考 《考纲》中要求掌握的 12 个虚词。还有目标达成的关键体现在哪里对 “熟练”二字上,何谓熟练如何达成下面我们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一)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热身。 上课之前,老师编了一句话, 里面嵌入了 12 个虚词,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 12 个虚词都嵌进去了,老师就用这句话来让你们练一练,希望同学 们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 14 个虚词的语境义。 先自由的读两遍, 然后花 2 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讨论 ( 要求:组长提问,组员回答,组员答不出,组长答,都不会的就做上标记 ) ,看一看,哪组同学对虚词的意义掌握的更为熟练。 醉翁亭乃太守以其号名之,滁人或与太守游于此,游则酿泉为酒,因知从太守游而乐, 然焉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醉翁亭是太守用他的号命名这个亭的,滁州人有的和太守到这里游玩,游玩时就用泉水酿酒,因此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然而哪里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乃:是。以:用。其:代词,他的。之:代词,指醉翁亭。或:有的。于:到。则:就。为:动词,酿造。因:因此。而:连词,表顺承。然:然而。焉:哪里。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他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吗其他同学来修正。没有说出的,谁来补充 。 其实,这句话就是一个热身,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不想接受挑战好,下面我们就来链接去年的中考题。 活动(二)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 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D .何有于我哉(《论语》) —— 2015 年泰州市中考语文卷 你们的导学案上也有这篇文章,老师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道虚词题目。我们看这道题是什么题型,(选择题)对,考的是哪个虚词,(“于”字)好的,例句是材料中的句子,选择题有四个选项。而这四个选项都是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并且是四篇不同的课文。所以在平时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课文知识的积累和归纳。 所以,我要大家分析的是,针对这道选择题,你们做题的思路是什么才能确保把这两分拿到手。(逐个翻译最好的,好的,你来做。这是最实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比较稳妥的方 法。像这种找相同的题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题的答案是 c 项,那么例句和 c 项之间能不能找到共同特点。为什么都这两句的语境义都是“在”,因为它的后面都是表示地点的,而 且只有 c 项是的,其余的都不是,所以这样选题是不是速度更快,提高了解题的效率。这样做题是不是更快捷。) 其实以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课内文言文虚词的知识,我们自己也可以命题。下面你们就也来做一回命题人,还是以这篇文章为材料,除了中考卷中的“于”外,这篇短文中还有虚词“之”、“以”、“为”、“而”、“乃”等。(如何命题首先要有题目,然后从材料中确定例句,最后确定四个选项,这

文档评论(0)

152****9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