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11471《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自考11471《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处理概论》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章 劳动争议处理概论 劳动争议的概念:P2 (1)劳动争议是指 “劳动关系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 (2)也称劳动纠纷,是指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用人单位行政与职工之间因执行劳动合同或劳动法 规所发生的一切争议。 劳动争议的特征:P5 ①劳动争议主体特定性,即劳动争议特指相互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②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双重特性,即劳动争议主体双方兼有平等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双重特性; ③劳动争议的影响面较大,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密切相关,争议发生后,经济效率损失严重; 劳动争议三大要素:P4 劳动争议主体、劳动争议内容与劳动争议客体。 简述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之间的主要区别。P7 答:①从争议的内容上看,权利争议是一种法律争议,利益争议则属非法律争议 ②从争议所处的阶段上看,权利争议发生在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签让后的履行阶段,或对法律、法规 的执行阶段;利益争议则发生在双方因为签订、修改集体合同达不成一致意见,致使集体谈判陷入僵 局的阶段; ③从争议的主体上看,权利争议的主体很广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及工会组织可成为权利争方的当 事人;利益争议的当事人受集体谈判主体的限制,只能由工会、用人单位或雇主组织构成; ④从解决程序上来看,由于权利争议属于法律争议,因此它适用法律规定的仲裁、诉讼程序来解决争 端;利益争议不属于法律争议,因此解决方式也与权利争议有所不同。 劳动争议的种类:P6-8 一按照劳动争议设计的人数划分: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 二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三按照劳动争议发生的地域范围划分 四按照用人单位的不同性质划分 五按照劳动争议的内容划分 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P8-9 (多选) 1.争议主体不同 2.争议的内容不同 3.解决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和前置程序不同 4.争议的影响面不同 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P12-13 1.劳动争议总量和涉及人数持续上升,但年增长幅度已呈递减趋势; 2.集体劳动争议数量增长迅速,涉及人数众多; 3.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解除劳动合同案件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焦点; 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分析:P14 根本原因: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差异显现化; 主体原因: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经营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 简述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及种类。P31-32 (多选、简答) 答: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 ①劳动行政处罚权是劳动行政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能由劳动监督检查机关行使,其它机关或团体不 享有劳动行政处罚权。 ②劳动行政处罚的对象范围较为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的其它组织。 ③劳动行政处罚是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所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的,只有劳动关系主体 不履行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所规定的议务时,劳动行政监察机关才可以依法对其进行劳动 行政处罚。④劳动行政处罚具有强制性。 劳动行政处罚的种类①警告、通报批评。②罚款③吊销劳动行政许可证④责令停产停业⑤征收滞纳金。 劳动争议预防的意义P21:(多选、简答) ①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②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③有利于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各自利益目标,降低效率损失; ④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转变职能; ⑤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规范和谐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P38 具有中国特色的 “一调一裁两审” 我国有权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三类:①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②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③ 人民法院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P41 (单选、简答) 我国劳动争议实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程序。 协商和调解,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程序,非必经程序; 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必经的前置程序;—— (必经) 只有经过仲裁机构的仲裁,,当事人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的审判是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诉讼)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P40 (简答) ①三方原则: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共同讨论,共同作出决定; ②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在审理前、审理过程中甚至判决之前都可以进行调解。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依据:P47-48 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也包括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既包括实体性规范,也包括程 序性规范。 程序性法律规范:《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自考大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