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练习题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 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 子是: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丕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 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包 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用原文回答问题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 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⑨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 子是: 用原文回答问题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 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⑨)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0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 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用原文回答问题 aD《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 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0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00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 ⑩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 相同一句是: ·Q⑤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 中的名句是 ·①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 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Q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0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040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⑩5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 相同一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06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 中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①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 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 了什么问题?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 花哪些品格?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 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 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 质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形体姿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不攀附权贵 香气: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志 行廉洁,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 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问答题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 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 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6、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 个“独”字,有什么作用? 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 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是不是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