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三七ppt备课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山三七ppt 古籍记载 始载于《本草纲目》。并云:“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 据《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古籍记载 清代乾隆年间《开化府志》中有“开化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的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训中药之最珍贵者。” “三七”由来 从生长条件看,三七生长在三分潮湿七分干燥的土壤中,外部环境又需三层阳光七层阴。 从外观形状上看,三具有“三道节子七片叶子”的特征。 从栽种与收成的比例来看,三七病害繁多,十分难种。古人种三七艰辛无比,收成时多数是三分收获,七分损失。 从种植年限方面看,民国《马关县志》杂类之五载:“三七者,必种后三年始成药七年乃完气。” 三七简介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生长环境 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18-25℃。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种植。忌连作,土壤酸碱度4.5-8。 目前公认的文山种植历史不少于400年。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 三七分类 三七从药用价值上分类    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从采收情况划分 疙瘩七萝卜七 块根、支根、须根和不定根 根茎,三七根茎俗语称羊肠头 果实和种子(红籽) 春七 冬七 关于“春七”和“冬七” “春三七”简称“春七”,是指采收当年在开花前摘去花苔,不留红籽的三七,多在中秋节前后采挖,少数推迟到次年二月前采挖。春七气势足、饱满、体重、坚实、不空泡、无裂隙,细纹紧密,横断面菊花心明显,品质好。   “冬三七”简称“冬七”,是指采收当年培育籽种,在收获籽种后采挖的三七,多在12月至次年二月前采挖。冬七气势不足,瘦而皱缩,不饱满,质地泡松,品质相对较差。 形态特征 一年生三七(子条)只有1枚掌状复叶; 二年生有2-3枚掌状复叶,每校由5-7片小叶构成,开始抽薹开花; 一年生三七 一年生三七 二年生三七 形态特征 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枚掌状复叶,每枚多数由7片小叶构成, 少数多达9片小叶。五年以上的三七,复叶数可达6枚。 各年生掌状复叶的多少受生长发育条件影响,营养充足,发育条件适宜,掌状复叶数多。 “三七姑娘”的传说 三七的传说有壮族、苗族、瑶族、彝族、汉族五种传说之多。 很久以前,文山县老君山有一户人家,阿爹得了筋骨病,阿妈被刀砍伤。有位仙女听到人间有哭声,就变成一只天鹅飞到人间,悄悄地把一 颗神药丢下人间,为老人治好了 病,这颗神药就是三七。 小仙 女一不小心就对小伙动了心, 下凡常住文山…… 七王(泸西 2009) 七王(文山 2001)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 1912年版《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    “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 3.有较强的镇痛

文档评论(0)

137****6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