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艾滋病 科普教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88群语音脱恐科普培训材料 第一版 第 PAGE 19页,共19页 HIV科普教材 第一篇:HIV知识概述与传染形成结构 知识点一:让我们认识HIV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或HIV),中文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顾名思义它会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陷。 198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一男同身上首次发现,随后其传播方式主要为男同传播,因而有一段时间又被称之为:“与男同性恋有关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Gay-related Immunodeficiency),。 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本身不会导致人类死亡,死亡的是HIV引起的各类并发症,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HIV渐渐成为一种慢性疾病,只要发现的早,而人类也有望在未来治愈HIV。 知识点二:我国HIV实际发展趋势 以上图表仅为演示实际发展趋势使用,数据不是真实数据 初期情况:主要感染年代为90年代,HIV传入中国后到21世纪前,这段时期我国主要是输血感染,原因是这时期未开始无偿献血,而河南等地由于比较贫困,地下血站较多,很多人以卖血为生。血站抽血的时候,会用机器即时提取卖血者血液内的造血细胞,而把没用的物质再回输卖血者体内,机器不消毒,抽血的人多,从而导致了HIV的血液传播不可控制。目前我国还有一大部分HIV感染者的基数是输血传播。同时由于鸡尾酒疗法和母婴阻断还未实际应用,导致母婴传播也有一定几率。 发展情况:主要为2000-2007年,在这个时代中,由于无偿献血政策和对地下血站的取缔,以及卫生条件改善(真空管抽血、一次性医疗用品),还有各类抗病毒和母婴阻断等出现,输血感染和母婴传播大幅度下降。而此时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期,国内的一些东西开始死灰复燃,于是这一时期,静脉注射吸毒成为了主要的感染途径,而性传播途径开始显著上升,其中官方说是异性为主,但其实是同性为主(随后时期会说到)。 目前情况:2007-2014年这段时间内,这个时代中,由于美沙酮疗法之类的出现与国家对一次性用品的管制,目前静脉吸毒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性传播在这一时期完成了成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过度,其中性传播中,我国以同性传播为主(当然官方永远不会承认),异性感染而主要以同性感染后的男同与同妻性行为而感染。这一时期主要特征为:同性感染不断上升成为主要方式,甚至一些地区都是男同同性感染,而异性感染也在猛增。 悲观预测:悲观预测是指放任目前情况这种方式下去,会产生发展趋势的不乐观的预测。在悲观预测中,我们可以看见,由于其他几种方式的不断磨合,女性感染者会日益增多,由于男女异性恋基数明显高于男男,因而当拥有足够的女性感染者后,异性感染会以爆发的方式增长,最终真正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因而,对艾滋的控制,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刻不容缓。 知识点三:HIV感染新个体流程框图 1. 1.输入不明来历血液 2.不洁针具的注射行为 3.无保护的wtxj,wtgj 4.母婴传播 通过高危行为( 通过高危行为(传播途径) 准感染T淋巴辅助CD4细胞攻击 准感染 T淋巴辅助CD4细胞 攻击 被感染者体内 达成 HIV感染者 (传染源) 必须满足条件,缺一不可 必须满足条件,缺一不可 1. 1.拥有高致病足量活性病毒体液 2.通过开放性伤口 3.进行体液交换 4.在密闭环境下 窗口期 窗口期 急性期 急性期 潜伏期、发病期、终末期 潜伏期、发病期、终末期 以上为HIV达成感染必须需要经过的一系列过程,以下知识点开始,我们将对每一个过程进行仔细讲解。 知识点四:HIV传染源病毒感染者、携带者与高危人群 任何一种传染病必须需要一定的传染源,而对于HIV来说,传染源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对方不是感染者,HIV病毒不会凭空而降。 而通过药物控制,病毒载量在检测线以下的感染者,其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还是能传播HIV病毒。 而对于处在急性期和发病前期的感染者,其体内病毒含量相对较大,传染更加凶猛。 相对而言,以下人群HIV携带有HIV的风险性较大,属于高危易携带人群:男同、低档次妓女(一部分并非性感染而是吸毒感染)、吸毒人员、同妻。 因而,HIV的防治中,必须密切关注传染源,加强传染源的抗病毒治疗。 知识点五:常见的传播途径与切断 任何一种传染病也必须通过传播途径才能有机会进行传播,而对于HIV而言,传播途径通俗来说就是以下几种,为了方便对照,我们将和国家宣传的各类途径做个比较: 国家宣传途径与实际感染途径

文档评论(0)

小魏子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技能培训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