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 ??作 者: \o 王文清 王文清 等 级:★★★ 录 入:小灯  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7-9 9:50:18 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期盼,让学生激动,让学生振奋,让学生逻辑,让学生聪明,让学生发现,让学生创新,让学生思维,让学生收获,是每位数学教师的毕生追求.而这一切都源于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很多数学教师却发出了“现在的数学课怎样上才对,才好,真的不知道这数学课该怎么上了”的感叹.“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已成为影响当前数学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自己多年观摩和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认识、反思,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1 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好课,由于所包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显然没有定论和绝对的标准,但却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要求和标准,一般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评价.教要教得清楚、科学、准确、透彻、精彩、民主、启发性强、有效益;学要学得懂、学得会、记得牢、有兴趣、积极、主动、会学、乐学、收效大. 1.1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堂课的归宿,是教与学的根本方向,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不仅决定“我们去哪里”,而且决定“我们怎样去”;不仅决定我们教什么,而且决定我们怎么教.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一方面,必须在通读本学段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本节课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数学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具有科学的序列,教师对每个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教学工作,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个阶段、每个单元、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并落实学生学了本节课后,不仅清楚“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而且“能够知道什么,能够联系什么,能够干什么”,还要在教学中注意并落实“能够培养什么,能够提高什么,能够熏陶什么,能够渗透什么”.第三方面,教学目标要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1.2 重点突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好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即本节课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突出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以点带面.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1.3 难点突破 难点一般是对思维而言的,或是因为思维的抽象,或是因为思维的跳跃,或是因为思维的新异,总之,往往是思维上的飞跃、突破、拓展、提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难点往往是训练思维、挑战思维、拓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极好素材,因此,利用难点,让学生经历突破难点的过程,并尽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突破难点,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应当遵循的策略之一.所以,对难点的教学一味采用化难为易的策略并不科学.教师应当支持学习者而不是简化困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1.4 基础扎实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落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我国中学生基础扎实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成绩和贡献.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训练、识记、理解,是中学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数学教学最核心的任务仍然应该是“四基”和“三大能力”.当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警惕.张奠宙先生在《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中给出了很精辟的诠释:“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有些内容必须在良好的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直觉.” 1.5 数学味浓 “数学姓数”简练明确地表达了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数学课不仅要有“数学味”,而且要“数学味浓”.“数学味浓”就是指抓住并突出数学的本质.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数学现象,“去数学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看看我们的教材和中考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