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虎峪地质考察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昌平虎峪地质考察报告

北京昌平虎峪地质考察报告 ~ PAGE 16 ~ 序言 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我们2010级本科地球物理专业迎来了《地球科学概论B》的第一次实习。《地概》这门学科是我来到地大以来接触到的与地质有关的第一门学科,因此对于这次实习我充满期待。实习地点是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自然风景区,此处位于太行山与燕山的交界处。 参加此次实习的有我们的《地概》老师赵老师以及2010级本科地物专业的一、二班的同学。本次的实习路线是由景区入口沿着曲折狭窄的山路先向东走,后转弯一直向北走,到一套太古代的变质片麻岩地层结束。 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拓宽眼界,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以及在野外如何发现地质现象,如何将课本上所学的地球科学知识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相结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跟随老师的引领进行了观察、思考和讨论。我从中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分析现象的方法,以及推理排除的方法。总的来说,我觉得此次实习非常成功。 目录 TOC \o "1-8" \h \z \u 自然地理及区域构造位置 3 地层 4 岩石 5 地质构造 7 表层地质作用 10 河流阶地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2 实习区地质发展史 13 结论与感想 15 自然地理及区域构造位置 虎峪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距市区35公里,八达岭高速路北侧。总面积94平方公里,纵深12.5公里,与居庸关相隔咫尺。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性结合的大型旅游区。 景区内峰峦叠嶂,水秀谷幽,共有36处景点。主要的有:通天池、虎峪山秀、天桥石洞、虎峪辉金、雀儿洞等。虎峪金辉是古“燕平八景”之一。在通天池上30多米的瀑布如银链直落深潭,轰鸣声伴着空谷回音,数里可闻。雀儿洞前白云缭绕,洞口气流较强,走进洞内似有仙人在背后轻推,洞内深邃莫测,阴雨天常有云雾从洞中飘逸而出。由九条瀑布连接的九个水潭,绮丽罕见。人文景观主要是依山就势建造的百仙神洞。设有吉祥宫、轩辕祠、马祖祠、关公祠、赵公祠和会元殿、普光殿、九如殿、六合殿、咸宁殿、德生殿、圆觉殿、太虚殿。塑有释伽牟尼、老子、马祖、关公等128尊塑像,展示着儒、释、道家的各位神仙形象。“滴水观音”像塑在一个高70米的山洞中。百仙神洞内还辟有原始大世界景区。 北京市昌平区区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形成一个缓坡倾斜地带。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北部山区岩性主要是花岗岩、白云质灰岩和片麻岩。土质为岩石风化形成的薄层褐土,适于发展林果业。南部平原为第四纪冲积物上形成的厚层潮土。地处南口北并与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毗邻的南口剖面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特殊剖面之一,历史悠久,地位重要,有中国中上元古界经典剖面之称。一百多年来,该剖面不断被地质人士观察研究,在我国中上元古代地层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年来我国北方中上元古界辅助剖面与参观剖面之一。 地层 虎峪自然风景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远古宙中元古代长城纪的,以及太古代的一套变质岩地层。依照地层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是太古代、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大红峪组以及高于庄组。 太古代的这套地层主要由片麻岩组成,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些条带状构造的变质岩,比较坚硬,推测其中硅质含量较高,在地层的顶层面分布较多,地层的片麻理层从整体上看是向东倾斜,与在其顶部的常州沟组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夹角,并且这两套地层之间在年代上相差一个古元古代,大约有七亿年没有沉积层,所以这两套地层的接触关系是角度不整合。其产生角度不整合的原因是在古元古代时期该地区发生了水平构造运动,太古代地层受挤压后相对隆升,高于水面,不再接受沉积,在地层顶面上发生了风化和剥蚀,之后在中元古代地壳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先沉积的是常州沟组的石英砂岩的地层,白色、硬度较大,可见到石英的小晶粒,分选和磨圆度很好,在这套地层的层面上可见到波痕,由此可推测这套地层当时的沉积环境是在浪基面以上,所以沉积环境是滨海或浅海。在其上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是由薄层的碳酸盐岩和薄层的石英砂岩组成,应该属于浅海的碎屑沉积和化学沉积。它与在下面的常州沟组地层在年代上没有缺失并且产状一致,所以地层接触关系是整合。在这套地层之上是大红峪组,它主要是由细粒石英砂岩组成,还夹杂些泥质层理,属陆源碎屑岩相,在地层的剖面上可见羽状交错层理,说明水流是双向的,即有进流,又有退流,所以是滨海沉积,其与下面的团山子组地层在接触关系上整合。最新的一套地层是高于庄组,它位于大红峪组地层之上,这套地层以白云岩为主,也含有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岩相,沉积环境为浅海。在高于庄组和大红峪过渡带还有泥质结构和粉砂状结构的沉积岩,硅质含量逐渐变高,并且这两层地层之间无年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