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症.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 失眠定义 2012年中华医学会制定《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失眠 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临床上发现其病因都可以溯源为某一个或长期事件对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失眠发生。 2.继发性失眠 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临床表现 1.睡眠过程的障碍(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 2.日间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功能、注意功能下降) 3.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4.其他系统症状(如免疫功能减低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诊断 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①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②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③总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包括: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⑨对睡眠过度关注。    治疗目标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镇静药存在的问题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 优势一 全身调理,标本兼治 优势二 不存在耐药性和依赖性 优势三 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效果稳定 针灸治疗失眠 根据失眠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地取配穴位,施以不同的针刺手法,在不同的时段进行治疗。在恢复人体机能的基础上,全面调节人体的脏腑经络,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以达到养心、宁心、镇静、安神作用,明显改善睡眠,无不良反应,更无副作用 。 针灸治疗失眠 1.以四肢腧穴(神门、内关为代表)为主的宁心安神法 2.以督脉经穴(百会、神庭为代表)为主的调脑安神法 3.以阴阳跷脉(申脉、照海为代表)为主的调和阴阳法 4.以中医全息理论为指导的耳穴疗法? 5.以头部腧穴结合体穴为主的其他选穴法 宁心安神法 理论依据: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 调脑安神法 理论依据:失眠症主要病机是卫气留于阳,不得入于阴,故不寐。调节督脉可调节一身之阳气,因此头部腧穴尤其是督脉经穴可以治疗失眠症。 ? 主穴:百会、神庭、印堂。?? 调和阴阳法 理论依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跷脉司目之开阖,因此提出通过调节阴阳跷脉之八脉交会穴照海、申脉调整阴阳治疗失眠症。?) 主穴:申脉、照海 耳穴疗法 理论依据:耳穴疗法是建立于中医全息理论基础上的,耳穴是脏腑组织在耳部的对应点,通过针刺与睡眠相关的耳穴,也可以治疗失眠症。 主穴:耳穴神门、心、皮质下、内分泌?? 5.以头部腧穴结合体穴为主的其他选穴法 ?理论依据:失眠症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脑,与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主穴:安眠、风池、四神聪、三阴交 配穴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针灸治疗失眠有着显著的效果,以脏腑及经络循行路线作为选穴依据,采取调整阴阳、补泻兼施、辨证加减的原则。在手法上,大多是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补泻。 关键技术环节 1.针刺治疗的时间宜选择在下午最好是晚上。。 2.针刺得气程度要合理掌握,以持续而和缓的得气为宜,针感不宜太强,也不能太弱。 3.穴位的选定:宜辨证选穴,并提高定位准确性 注意事项 1.初次治疗选穴宜少,手法要轻,治疗前要消除患者对针的顾虑,同时选择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