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积极作用.DOC

浅析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积极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积极作用 【摘 要】8月15日央行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存贷款储备金0.5个百分点,8月19日央行决定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短短四天内央行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央行加息,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理解有人忧虑。本文就央行加息的背景,以及其利弊作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加息 宏观调控 基准利率 金融风险   一、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背景   8月18日下午5时30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 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具体调整情况如下表:   这已经是央行本年度第二次加息,早在今年4月,央行为了降低货币供应量,给高烧不退的经济降降温,将贷款利率升高27个基本点,但是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这一不对称的调息政策,进一步提高了银行贷款的利率空间。加息前,银行贷款的边际利润为3.33%,贷款利率升高27个基本点后,让银行的边际利润提高了8%。在高存贷利差的诱惑下,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各家银行积极放贷。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至5月全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17834亿元,不到半年就已经用完了全年指标的70%,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1至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因此,固定资产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市场流动性泛滥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为此,人民银行采取了上调存贷款利率,利用利率杠杆适当抑制投资和信贷需求的扩张。   二、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积极作用   1.抑制经济过热,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今年4月,央行为降低货币供应量,抑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贷款利率升高27个百分点。今年8月,央行又上调了商业银行存款储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次调息,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决心,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报道,今年前7个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增幅持续上涨的局面,与物价下行并存的是GDP增速,有关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200亿元,同比增长16.7%。   由于工业增加值占到中国经济比重的40%-60%,一般其增幅在接近20%时,GDP增速会达到11%。6月份工业增加值达到19.5%,GDP增速就达到11.3%,7月份工业增幅数字下滑到16.7%,显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存在放缓的现象。   因此,这次利率调整是为了巩固国家宏观调控成果,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2.调整信贷结构,规避潜在金融风险   在利益的驱动下,近年来国有商行在信贷总量的控制过程中,存在着“压短期,保长期”的倾向,信贷运行中结构性矛盾和业务拓展困境逐步显现。一是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对象趋同,主要追逐有政府背景的垄断性行业和一些大企业。这些企业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迫使金融机构实行利率下浮,这一方面抵消了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另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处在较高的利率风险中。一旦市场利率上升,不可避免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损失。   二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之间的矛盾,信贷资金长期化使信贷资金期限结构错配趋势扩大。国有商行大量的短期资金被长期利用,活期存款却呈上升趋势,信贷资金期限错配的矛盾渐趋尖锐,导致流动性风险加大。   三是由于中长期贷款过度向大项目集中,使国有商行之间形成了客户结构趋同,风险集中的局面。在信用风险方面,电力、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控等矛盾相当突出。自2002年以来,全国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高于GDP增长,电力产能过剩苗头已经显现;煤炭企业今年以来利润增速同比大幅下降,产成品库存资金同比大幅增长;钢铁生产继续保持高增长,上半年钢铁产量增长25.78%,这些都使得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   因此,这次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有利于改变信贷结构,抑制长期贷款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3.控制外贸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的贸易顺差高达146.1亿美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其实,在2005年以前,我国贸易顺差并不是特别惊人,2005年经历了超常规的增长,比上年增长217.4%,使得贸易顺差超过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