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癌病.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病证鉴别 1.大肠癌与痢疾 痢疾与大肠癌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点,要注意区别。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伴有呕吐开始,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出的临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在腹泻后减轻,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 而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中晚期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神疲倦怠、消瘦等,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常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其特点。此外,实验室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血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诊、全结肠镜检查等。 2.大肠癌与痔疾 痔疾也常见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或异物感的临床表现,应注意区别。痔疾属外科疾病,起病缓,病程长,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坠胀或异物感,多因劳累、过食辛辣等而诱发或加重。直肠指诊、直肠镜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相关检查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并及时进行直肠指诊、全结肠镜检查、钡灌肠X线检查、血清癌胚及肠癌相关抗原测定、直肠内超声扫描、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肾癌、膀胱癌】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以血尿、腰痛、肿块、消瘦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多发。根据肾癌的起病及临床表现,中医古籍有关肾癌的论述散见于“尿血”、“腰痛”等病证中。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以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发热消瘦、恶病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50—70岁多发。中医古籍有关膀胱癌的论述散见于“尿血”、“血淋”、“癃闭”等病证中。 (一)诊断依据 肾癌早期常无症状,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血尿、腰部疼痛、上腹或腰部肿块。膀胱癌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尿急、尿频、尿痛,或持续性尿意感。 (二)病症鉴别 1.肾癌与多囊肾 多囊肾常有腰、腹疼痛,血尿或蛋白尿,出现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的患者较多,往往合并其它多囊脏器。B超、CT、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2.肾癌、膀胱癌与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多有急性疼痛,可伴见尿血,B超、腹部X线等有助于诊断。 3.肾癌、膀胱癌与肾及膀胱结核 肾及膀胱结核也常有尿路刺激征,尿血,脓尿,并伴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尿中查到结核杆菌。抗痨治疗有效。 尿检查可见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肾癌、膀胱癌有一定价值;B超、CT、MRI可确定病变部位、大小及浸润情况等。此外,膀胱镜检查也是确诊膀胱癌的重要方法。 ? (三)相关检查 (上述癌病的诊断中,各种癌病的细胞学分类诊断,如肺癌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等,虽属西医学范畴,但它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等有重要意义,所以也应尽可能了解癌病细胞学性质,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发展情况等,以合理安排综合治疗方案。)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临床首先应辨各种癌病的脏腑病位;辨病邪的性质,分清痰结、湿聚、气滞、血瘀、热毒的不同,以及有否兼夹;辨标本虚实,分清虚实标本的主次;辨脏腑阴阳,分清受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不同;辨病程的阶段,明确患者处于早、中、晚期的不同,以选择适当的治法和估计预后。 (二)、治疗原则 癌病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 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并应适当配伍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积极意义。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有重要意义。既病之后加强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病的康复。 (三)、证治分类 【脑瘤】 1.痰瘀阻窍证 症状: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面唇暗红或紫暗,舌质紫暗或瘀点或有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蔽阻清窍。 治法:熄风化痰,祛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通窍的 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窍证。 常用药:石菖蒲芳香开窍;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七活血化瘀;白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