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菜 湘菜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区的菜点特色。湘江流域以长江、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湘菜的主要代表。 湘菜的特点: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口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著名菜点有:东安子鸡、腊味合蒸、、冰糖湘莲、红椒腊牛肉、发丝牛百页、火宫殿臭豆腐、吉首酸肉、换心蛋等 徽菜 徽菜的形成和发展,是和安徽的地理环境、经济物产、风尚习俗密切要关联 徽州菜系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徽菜的影响遍及在半个中国,近及江南各省,远至大西北的西安,徽菜馆四处林立,是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2、民族差异 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树皮面的)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  冷面的魅力在何处?皆在它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汤汤水水,滑顺润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微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面菜,令人食欲大增。越吃越辣,越辣越爱吃,直至沁人心扉、荡气回肠、余味绵长,给人以醇美的享受。另外,冷面经济实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朝鲜族冷面 羌族—金裹银:大米掺入玉米混蒸而成 羌族 金裹银 维吾尔族手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清油。用它们混合焖制出来的饭,油亮生辉,香气四溢,味道可口,是一种富有营养、别具风味的饭食 维吾尔族手抓饭 乌米饭是花溪苗族、布依族独特的风味小吃。农历四月初八,布依族称为“牛王节”,也叫“开秧门”。四月初八一过,打田栽秧就开始。开秧门这一天吃了乌米饭,打田栽秧这段时间,身强体健、百病不生,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吃香喷喷的乌米饭。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乌米饭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乌树叶中几小时后煮成的。 苗族 乌米饭 3、旅游城市的风味饮食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负有盛名,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该包子因创制人天津德聚号包子铺店主高贵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较好的猪肉,加姜,酱油、汤、香油、味精、排骨汤等拌馅,包上外皮后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其风味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已成津门一绝,声誉远扬海外。 天津十八街麻花: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 乌鲁木齐风味饮食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他节日的待客佳品 “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含考究:先用羊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兰州小吃 苏州春卷皮的烙制堪称一绝。厨师一手持锅,一手抖动面团,一掀就是一张,干净利落。春卷皮更是薄如纸,圆如镜,透明柔软。春卷主要用鲈鱼肉辅以虾仁制成馅心,鱼味浓郁,“鱼米之乡”的地方特色鲜明。 苏州 春卷 谢谢欣赏! 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悠久的饮食历史、民俗和饮食美学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形成鉴赏中国饮食的能力 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式: 一、教师讲授:中国饮食的历史、基本内容、特色及与其相关的风俗 二、学生展示:学生可展示自己熟悉或喜欢菜系的代表菜或特色菜 三、视频欣赏:如舌尖上的中国等。 Company Organization 中国饮食文化欣赏 饮食 源流 民俗 礼仪 餐具 文化 课时安排: 共36个课时,每周两个课时。 1—3课时:中国饮食文化总论 4—9课时:茶文化 10—14课时:酒文化 15—20课时:筵宴文化 21—25课时:肴馔文化 26—29课时:民俗礼仪 30—33课时:饮食源流 34—36课时:餐具文化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40%):每个学生介绍一个菜系或特色菜,展示它的特色、代表菜及其做法、寓意,做成PPT上交。 期末成绩(60%):写一篇关于中华饮食的论文。 饮食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一是名词性“吃的和喝的东西”;一是动词性“吃东西和喝东西” 汉代刘熙《释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 英语:food and drink 吃的和喝的东西 diet 日常的膳食 bite and sup 吃东西和喝东西 饮食的功用—— 满足生理需要。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