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蛋白尿诊断和鉴别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思路 血尿 血尿的定义 尿中红细胞增多 血尿的诊断标准有分歧 >2 、 >3、 >4、 >5 RBC/HP? 一般认为:离心尿沉渣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非离心尿沉渣镜检,平均每高倍视野超过1个,亦有可能为异常 血尿的标准检查方法 取10ml清洁新鲜中段尿, 离心5分钟, 离心速度1500转/分, 剩余沉渣0.2ml, 混匀吸取沉渣物20μl, 滴于载玻片上, 以18mm×18mm盖玻片覆盖后, 用10 X 40 (X400)倍光学显微镜检。 血尿的标准: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血尿的分类 尿的颜色: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出现的时间:全程、初始和终末血尿 持续时间:持续性和间歇性血尿 有无症状:有症状性(疼痛性)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 部位: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病因:感染性血尿、运动性血尿、癌性血尿…… 肉眼血尿的颜色 血尿的定性诊断 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检查 确定: 真性血尿 排除: 假性血尿 尿潜血试验假阳性 非肉眼血尿的红颜色尿 假性血尿的常见原因 ① 月经血 ② 痔疮血 ③ 人为制造的血尿 尿潜血试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 ① 陈旧尿; ② 低张尿; ③ 酸性物质摄入过多或混入尿中; ④ 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尿; ⑤ 血红蛋白尿; ⑥ 肌红蛋白尿等。 非血尿性红色尿的常见原因 1.食物和添加剂:甜菜、果浆、食用色素 2.药物:利福平、磺胺类、呋喃坦丁、水杨酸盐 3.代谢性物质:胆红素、尿酸盐、卟啉 4.血红蛋白尿:各种溶血 5.肌红蛋白尿:酮症酸中毒、肌炎、挤压伤 各种红颜色尿 红颜色尿的鉴别 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的鉴别 尿三杯试验 初段血尿: 常见于前尿道疾病 终末血尿: 见于膀胱三角区、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 全程血尿: 提示肾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尿红细胞形态 正常形态的尿红细胞 具有末梢血涂片所见的红细胞同样的形态, 双面中央凹陷、圆盘状、呈淡黄色。 尿畸形红细胞 尿红细胞呈现环形(炸面包圈样)、芽孢状、棘形、锯齿(皱缩)形、靶形、影形、口形、裂形、小型、球状等异常形态。 尿红细胞诊断标准 肾小球性血尿:尿中多种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80%以上。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表面光滑、大小和形态均一 ,且畸形红细胞在20%以下。 混合性血尿:尿中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 20%以上 ,但小于80%。 血尿产生机制 血尿常见疾病的特点及临床分析 肾小球性血尿常见原因 各种增殖性肾炎 IgA肾病 薄基底膜肾病 Alport综合征 非肾小球性血尿常见原因 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 、肿瘤、畸形、 胡桃夹现象和特发性高尿钙症 胡桃夹现象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青少年多见,是儿童非肾性血尿常见的原因之一。 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需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通常此夹角为45-60度,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腹膜填充。 左肾静脉受挤压后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高压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86%的患儿在青春期后可自行缓解。 胡桃夹现象超声诊断标准 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其扩张部位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4倍以上,取两个体位即可诊断。或者平卧在3倍以上。 亦可采用综合指标,即有以上表现以外,再加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左肾静脉扩张近端血流速度≤0.09m/s,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在9度以内为参考值。 蛋白尿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9万Da,带有负电荷,占血浆总蛋白的60%。 正常肾小球允许小于2万~4万Da的蛋白质通过,主要是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膜的微孔滤出,每日滤过量约10~15g,其中95%~98%的滤过蛋白通过近端肾小管的胞饮作用被重吸收。 谢谢 尿畸形红细胞并非肾小球性疾病所特有 健康人尿中的红细胞均为畸形红细胞,一般数量<5000/ml。  肾小球性疾病也可是非畸形红细胞性血尿  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小管内渗透压梯度的丧失和肾小球基底膜的严重破坏,尿红细胞可为正常形态。 多次重复的检查及不同方法联合应用有助血尿的诊断。 运动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临床特征 运动后出现、休息后缓解 持续时间短(<3天) 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有关 无痛性眼观或镜下血尿 肾功能及肾形态学检查正常 发病机制 膀胱粘膜损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