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市志_方言.pdf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山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在萧山方言内部,又大体可分为 两部分:以“北海塘”古堤址一线为界,城区(城厢镇)及其以南地区(即 古馀暨和永兴县原县域)的方言基本相同,其中南片个别村受毗邻的诸暨话 和富阳话影响较大;东片(“北海塘”以北,清嘉庆(1796~1820)后形成 的钱塘江南岸冲积平原,惯称沙地区)的方言则与绍兴话相近,但其中沙地 区西北沿江的南阳镇赭山西仓一带,原为海宁县一部分,清嘉庆年间钱塘江 改道后其地离北连南,成为萧山一部分,当地居民历经数代,口语方音至今 仍保留着苏嘉湖片海宁方言的基本特征。本编记述的萧山方言以城区(原县 城)的两代以上原住民习用的城厢镇话为代表。 有关萧山方言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乡贤毛 奇龄所撰《越语肯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编皆记其乡之方 言,而证以古音、古训,为与陆法言韵多相合”。其词目释文收入清萧山陆 氏补刊《西河合集》,今尚存。康熙举人、毛氏门生张文 在其所著《螺江 檒 日记》中有3篇记述萧山方言,即“萧语近北音”、“俗语有合音”、“何 苛通用”。民国24年(1935)印行的《萧山县志稿》卷二十八“方言谣谚” 篇,收录已见诸《越语肯綮录》及清翟灏《通俗编》等文献,记载当时仍在 使用的萧山方言词语(含惯用语、俗语等)270余条,并加以简释,有的字 用反切标音,又举当时常用词(字)50余例,从字调、语音角度(如“入作 平”、“入作去”和“北音”、方言异读等)加以简介;还收录民谣8首 和农谚115条,对于研究萧山方言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价值。1987年出版的 《萧山县志》“社会”编“方言”章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用国际音标记 音,记录萧山方言的语音并选录了少量方言词汇、谚语和歇后语。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萧山方言受到外国学者的关注。1999年,日本留学 生大西博子到萧山,在多次调查研究基础上写成并出版了《萧山方言研究》 一书,从语音、词汇、语法诸部分,对萧山方言作了一次全面系统科学的记 述、分析和研究。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有其存在和研究价值。本编以语音、词汇、语法、 乡谚和歇后语等章记述萧山方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普通话 推广工作。随着对外开放和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 语言沟通的需要,萧山境内普通话逐渐普及,特设“普通话推广”一章。 2463 第一章 语 音 萧山方言语音由29个声母和46个韵母组成,其音韵特点仍保留古全浊声母,有清、浊声母之别,有 入声。 、 、 能自成音节,文白异读丰富,反映出方言语音之层次。因区域和年龄的差别,在发音上 m̩ n̩ ŋ́ 东片和南片有一定的差异。 第一节 语音特点 音韵特点 仍保留古全浊声母,有浊音 -、 -、 -、 -、 -、 -、 -、 -、 -,如:同 、柴 b d ɡ ʣ ʥ z ʑ v ɦ doŋ 等。大部分古“疑”母字今读鼻音,洪音为 -,细音为 -,如我 、泥 等。文白异读丰富。古 za ŋ ȵ ŋo ȵ i “微”母有 -、 -文、白两读;古“日”母有 -( -、 -)、 -( -)文、白两读;大部分 v m z ʑ ɦ n ȵ 古开口二等见系字白读为非颚化的 -组,文读为颚化的 -组;“鸟”字声母有 -、 -文、白两读。 k ʨ ȵ t 妈 艿 、 、 能自成音节,如姆 ~ 、芋 ~ 、鱼五 等。[ ]、[ ]、[ ]做介音时与声母结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