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生物二(微生物类群)知识介绍.ppt

应用微生物二(微生物类群)知识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微生物二(微生物类群)知识介绍.ppt

水玉霉 生长在草食动物的粪便上 孢子成熟时,孢子囊柄顶端的囊泡顶端破裂,将整个的黑色孢子囊喷射出去,翻转,然后孢囊孢子散出來,粘附在附近的草叶片上 孢子囊柄顶端的囊泡内有能聚光的胡萝卜色素,像是透镜可帮助孢子囊柄调整方向,使它具有向光性,孢子才能对准阳光下的草叶发射 动物吃草时将孢子一起吃入肚内,孢子通过动物的消化道,随着粪便被排出来,又可再继续生长繁殖 孢子需要消化液刺激才会萌芽,在粪便上才能生长良好 囊泡 孢子囊 子囊菌门Ascomycota 子囊菌门是真菌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门 除酵母亚门为单细胞外,其余种类都是多细胞的,有分枝、有隔的菌丝组成的 无性繁殖,出芽或形成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都能形成子囊,子囊内进行减数分裂生成子囊孢子,单细胞种类子囊裸露,多细胞种类子囊包在子实体内,称为子囊果 寄生或腐生,酵母菌、冬虫夏草、青霉菌、羊肚菌等,也有很多种为植物致病菌 3个亚门:外囊菌亚门、盘菌亚门、酵母菌亚门 外囊菌亚门 (Taphrinomycotina) 子囊菌门中的一个原始分支 多数寄生 4个纲 粒毛盘菌纲 :寄生在树木上,“活化石” 肺孢子菌纲 :类酵母菌,寄生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肺中 裂殖酵母纲:类酵母菌,只有无性繁殖 外囊菌纲:蕨类或高等植物寄生菌,引起叶片、枝梢和果实的畸形,如桃缩叶病、李囊果病等 外囊菌属 Taphrina 子囊长圆筒形,8个子囊孢子,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呈栅栏状,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圆形 子囊孢子芽殖产生芽孢子 酵母菌亚门(Saccharomycotina) 只有一个属,酵母属(Saccharomyces),已知酵母菌800多种,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 发酵产物乙醇和二氧化碳,不同化乳糖和硝酸盐 酿造、酒精发酵、石油制品脱腊、单细胞蛋白生产及核酸、麦角甾醇、辅酶A 模式生物,基因工程真核表达受体菌 酵母菌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无性繁殖: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等数种,其中芽殖最为常见 有性繁殖:同形接合或异形接合形成子囊,或由二倍体细胞直接形成子囊;子囊裸露;子囊成熟时不破裂,子囊孢子1-4 个 生活史:不同酵母菌有3类不同生活史 酿酒酵母(S. cerevisiae),单细胞,球状、卵圆形、椭圆形等,大小2.5-10×4.5-21μm 酿酒酵母菌 菌 索 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也称为根状菌索 真菌的繁殖 无性或有性繁殖 常见有性孢子(5种):体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常见无性孢子(3种):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孢子形态、大小、色泽多样,休眠期长,有较强的抗逆性,有利于传播和繁殖 真菌的有性繁殖通过能动或不能动的配子、配囊体、菌体间核结合。三个阶段: 质配:两个细胞的原生质进行配合 核配:两个细胞里的核进行配合 从质配到核配之间时间有长有短,这段时间称双核期,即每个细胞里有两个没有结合的核。是真菌特有的现象 减数分裂 :核配后或迟或早进行减数分裂 真菌形成有性孢子有两种不同方式 核配后,双倍体细胞核的细胞直接发育形成有性孢子,萌发时才进行减数分裂,这种孢子是双倍体,卵菌和接合菌 核配以后,双倍体的细胞核进行减数分裂,然后再形成有性孢子,这种有性孢子是单倍体,子囊菌和担子菌 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囊内产生 具有鞭毛 肾形、梨形或球形 卵孢子 菌丝上分化出藏卵器和雄器,雄器的核移入藏卵器与卵球结合后形成双倍体的卵孢子 在不同的菌种中卵球可能一个,也可能多个 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 两个不同菌株的同形配子囊,接触,胞壁溶解,双方的细胞质和细胞核融合,形成一个双倍体的接合孢子 分生孢子 菌丝特化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 单生,散生,成丛或成束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堆 两个异型配子囊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倍体孢子 子囊孢子多产生于子囊内,每个子囊一般8个子囊孢子 子囊通常产生在有包被的子囊果内 子囊果4种类型 球状而无孔口的闭囊壳 瓶状或球状且有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 子座溶解而成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 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 子囊孢子 担孢子 由“+”、“-”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顶端膨大成担子或双核菌丝细胞壁加厚形成二倍体的冬孢子,在担子或冬孢子内的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 真菌的菌落 一般质地疏松,表面绒毛状、棉絮状等 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 菌落正反面的颜色结构不同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第二节 真菌的主要类群 壶菌门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球囊菌门 芽枝霉门 新丽鞭毛菌门 主要根据有性繁殖结构,第10版把菌物界划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