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专家讲坛运动与声专题2.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专家讲坛运动与声专题2

初中专题二 运动与声 ?(1)? 前言:格物万象,究理天人,奥秘无处不在,探索无处不在,思维无处不在,共和国的基础教育开始了全面鼎兴。中华崛起的关键在于全民族的素质提升,新中国历史上进行的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负载的便是这一伟大的使命。将课改推向深入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付诸实践。今天,格物究理探索后又一次扬帆,为把课程改革推向纵深,让我们并肩前行。? 本节主要内容: 1 针对“运动”这一部分,采访一线教师。 2 结合采访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围绕课程标准对“运动”部分的教学要求,新教材对“运动”部分的设计及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赵宝钢:本节课我们进入专题二——运动与声,专题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讲“运动”,下部分讲“声”。首先,让我介绍在座的嘉宾,重庆兼善中学副校长、中学物理研究员——贺小霞老师;贵阳教科所教研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赵兵。在做节目之前,我们就运动问题采访了中学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采访视频: 视频内容: 主持人(赵兵):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在一起就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课标和教学、教材联系起来,老师们在教学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觉得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针对两个专题来讲,首先我们讨论第二章“运动”,就这一章,各位老师在教材的编写,你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教参的理解上有哪些困惑?请大家自由谈一谈。 姚老师,就这一部分,我想谈谈对课标的理解。课标对“运动的描述”的有这么个要求,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是很准确的,但是描述运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能否用图像描述运动 ,如果能把这个加到教学中,既形象、直观,有和数学加强力联系,学生就会掌握的比较牢固。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图像”引入到教学中,并作为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做补充。 主持人:好,姚老师的意思就是课标中没有提到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图像法是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下面哪为老师发言? 苏老师:图像法,在初三的欧姆定律、初二下学期液体的密度等学习中也有用到,所以图像法应该在初二学生学了函数后就向学生介绍。 主持人:两位老师的都强调图像法的重要性,对教材,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王老师:现在编写教材强调与时俱进,我在想能不能把应用于生活中的一些高科技写入到教材的“信息窗”栏目中,比如用红外线测距离。这样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有物理,物理就在生活中。 主持人:对,教材应该与时俱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就本章的教学,老师们有什么看法? 苏老师:教材第三节讲“速度”,第四节讲“探究速度的变化”,那么第四节的重点是实验还是平均速度?这节课到底是让学生了解速度的变化还是让理解速度变化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第三节只有一句话提到平均速度,对平均速度的强调不足,以至于许多学生在计算列车平均速度时不知道如何计算时间。 主持人:也就是说,第四节课的重点不明确,不知道是该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重点还是把平均速度作为重点,如果把探究能力作为重点,会使学生在遇到平均速度时感到困难。 苏老师:是,由于对平均速度强调不足,学生就会为问,计算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什么不把停站的时间减去。我就问他,如果开车回家,开半小时,堵车半小时,那你回家耗时要不要把堵车的时间也算上。 主持人:好的,谢谢! 视频结束 ?赵兵: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线的老师提出了一些教学中的困惑,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老师们觉应该丰富教材内容,在“信息窗”中加入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这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比如红外线测距等;其次,老师提出应该在“运动的描述”这一章中加入用图像描述运动;最后,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在第四节中,究竟是把探究能力还是平均速度作为重点。我觉得老师们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赵宝钢:是的。课改已经进行十年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逐步转移到教材、教学、甚至评价上,有些老师对课标已经不在关注。但是,要深入理解教科书、教学、评价,还应该回归到它们的出发点——课程标准,要对课程标准深入探讨。(10:08)因此,我们首先来讨论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要做好教学,理解教材,首先要理解课标。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课标呢?理解课标一定不是从某个条目开始,比如,我们来看对运动课标是怎么要求的。课标中“运动”的第一个主题是“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要求“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第二个主题是“机械运动和力”,要求“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运算”。仅仅这些条目不能够完全反映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