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 散文阅读 3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pptVIP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 散文阅读 3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三 散文阅读 3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

* * * * * * * * * *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庾信作《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树及人,生发对生命从葳蕤到肃杀的慨叹,表达出一种无奈、伤感、苍茫的情绪。人的生命意识从来就有许多和自然界的树木联系在一起,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树鹅黄到碧叶青青,从落英缤纷到枝丫萧条,一如人的生命年轮轨迹。生生死死,枯荣寂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小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画画,让大家画一个家。大多数学生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座房子,旁边有一棵树,树的下面是人,树的上方是圆圆的太阳,房子前面有一只鸡或一只狗。这就是我们的家,家园里怎么能没有树呢? 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参考答案: ①大量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②选材类型丰富,既有古老的柏树,也有文艺的柳树,还有自己家的老枣树等。③结构严谨,文章由树及人,层层深入。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文章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解析: 就本题而言,写法上的特点,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技巧方面,二是选材用材方面。如本文大量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选材类型丰富,既有古老的柏树,也有文艺的柳树,还有自己家的老枣树等。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表现手法 热点突破 典例3(2015·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旅途中所见集中在选文第一段,连草都少见,不见飞鸟,可见景色荒凉。第三段则描写了甘森充满活力的一面。这样,用途中单调荒凉的自然景物衬托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景象,突出了对甘森的赞美之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怎样得满分 常见的设问方式: ①文章第×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②作者在×××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知晓表现手法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2.知晓结构方式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1.审题干要求,明答题方向。 2.用答题模板:明手法+析技巧+说效果。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对点训练 (原文《万鞋墙》见第1讲命题热点一对点训练)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②想象农村妇女纳鞋底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③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解析: 首先,锁定文本第三段,并圈点出关键语句,如“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等;其次,运用相似联想,梳理出作者联想的方向;再次,结合联想的具体内容,体察联想的作用,尤其是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讲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 -*- 散文的文体特征侧重“形”与“神”、“境”与“情”的表达,表达技巧则侧重叙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技巧和结构技巧等。 -*- (据2016·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