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以及文章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2、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教学重点: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科学家是什么样的形象?呆板、无趣、刻苦?确实,有很多科学家由于整天都埋头做研究,因此,给人们的形象都是呆板的、无趣的等等。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等等,如: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爱好足球,曾经和弟弟哈那德·玻尔共同参加职业足球比赛。而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朗克则十分具有音乐天赋,他会钢琴、管风琴和大提琴,还上过演唱课,曾在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为多首歌曲和一部轻歌剧(1876年)作曲。我国知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是爱好音乐,尤其是在夫人蒋英的艺术熏陶下,他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沉的感悟,他们还曾合作《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一文,对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提出意见。由此可见,科学家不仅不是呆板无趣得只懂得埋头研究,而且还多才多艺。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多才多艺,所以才能在科学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篇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正是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道理。二、作者简介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为了在北大多待一年故意考试不及格而留级。他将众人的不屑与不解当作动力,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国际大师们的原著,打通文理科界限,为自己种下了哲学、艺术、科学的种子,为后来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1年至197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1983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建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学说三、课文解读教师:关注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这篇课文的标题是并列式的,而在这里,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名,而且是一类人的代名词——科学家。因此,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课文,梳理下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4段)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全文的引子。教师:我们来看看,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了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明确: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爱因斯坦的话回顾了自己从小爱好音乐的事情,这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写直接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结构上: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教师:在这篇文章当中,有很多关键句。例如:“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那么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科学、艺术、哲学满足了爱因斯坦的精神需要,支持着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教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