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传导阻滞kejian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心内科 李瑾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 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 房间束(Bachmann束) 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 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右束支) 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 传导阻滞按部位分: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阻滞 传导阻滞按程度分:一度(传导延缓) 二度(部分激动传导中断) 三度(传导完全中断) 传导阻滞按情况分:永久性 暂时性 交替性 渐进性 窦房阻滞 窦房结与其周围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障碍,分为 I°-窦房阻滞: ECG上观察不到 III°-窦房阻滞:与窦停难鉴别 II°-I型窦房阻滞:窦--房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至一次 窦性激动不能传入心房。ECG表现P-P间距逐渐缩短,直至发生一次P-QRS-T脱漏,漏搏后P-P间距又突然延长,呈文氏现象 II°- II型窦房阻滞:ECG表现在规律窦性P-P间距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 歇,长的P-P等于正常P-P的整倍数(与窦停不同)。 房内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与分支传导阻滞 干扰与脱节 1干扰: 正常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会产生较长的不应期,对于两个相近的激动,前一激动产生的不应期必然影响后一激动的形成和传导,称为干扰。是一种生理现象,可导致传导延缓、中断、房室脱节等(不是病理性传导阻滞),最常发生于房室交界区。 如房早伴干扰性P-R间期延长、房早未下传,房早的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插入性室早或室早后窦性P-R间期延长等 l 2脱节: 当心脏内有两个不同起搏点并行的产生激动,后一激动落在前一激动的绝对不应期,在房室结引起一系列连续的干扰现象,导致心房与心室各由一起搏点较长期控制的情况,称为干扰性房室脱节(两个起搏点频率常相近)。 如非阵发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窦性激动下传与交界区激动相互干扰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 (III°AVB是导致房室分离) 三、分类: 按阻滞的部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按阻滞的程度 完全性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正常时左、右束支应几乎同时开始激动两侧心室。如一侧束支阻滞或传导时间较对侧延迟了0.04″以上,则阻滞侧或延迟侧的心肌即由对侧激动跨越室间隔后缓慢激动来兴奋,产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ECG上诊断为该侧束支传导阻滞。 四、心电图特点: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 1. QRS波群时间≥0.12″; 2. QRS波群形态:(不掩盖心梗的图形) QRS前半部分接近正常,后半部分时间延迟,形态发生改变 V1V2开始部分正常,终末部分出现宽大 , 粗钝的R′波,呈rsR′或rSR′型,即M型,R峰时间>0.05″(特征性改变) ; V5V6 出现宽阔粗钝的S波呈qRs型 或RS 型; 3.继发性ST-T改变,电轴不偏。 (具有以上特征,但QRS时间< 0.12″, ——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四、心电图特点: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1. QRS波群时间≥0.12″; 2. QRS波群形态:(常掩盖心梗的图形) QRS形态从开始即发生改变 V1V2呈宽大而深的QS或rS波; V5V6呈宽阔粗钝并有切迹的R波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