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doc

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立足课改 应用驱动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龙江县第三中学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放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法,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认为这才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和传统“整合”观念与做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应用为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增强硬件水平。 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2012年以前,全校近百人的一线教师只有三台计算机用于办公,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化工作环境是前提。学校先后购置了58台计算机,安装了电子备课室用于教师备课。光纤接入互联网,为所有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真正实现了 “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加强培训,提升认知理念。 针对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差的情况况,我们先后开展了日常办公软件使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优教班班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使用等培训。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大的困扰是认识和观念问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存在相当多的认识误区,仅仅把教育信息化当做一个辅助手段,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内容、实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认识不深。为此,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系列讲座活动,给全体教师“洗脑”。通过培训,逐渐形成了“业务领导要懂,专业人员要精,骨干教师善研,普通教师会用”的局面。 (三)建立团队,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培养学校信息技术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通过团队骨干成员的示范、领引,形成一支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四)开展活动,提升应用能力。 鼓励探索基于我校“学、教、练”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技能竞赛、教学资源(课件、微课程)设计大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及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备课组网络教研展示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五)开发资源,提高应用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是关键。为了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优质教学资源的需要,尽量缩短教师备课的时间,减轻教师负担,学校先后购置了“学科网”、“现代教育网”等教学资源。最近,又与“优教通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签订了使用协议,持续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另外,我们在购置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自主开发能够满足教育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利用“优教通”为我们提供的网络空间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主要成果 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 “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1、“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地位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三段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 “三段式”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知识的因素,又要考虑技术和媒体的因素。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组织教师利用“优教通”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这样,教师集体形成微课程、学习指南、课件等教学资源,既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又要注重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教师空间方便学生预习。 “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教师的教学反思、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的空间,教师间可以互访,实时交流沟通。 2、“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南”等学习资源,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